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7-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初中生所处的现实状况 | 第13-24页 |
2.1 初中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 第13-16页 |
2.1.1 初中生身心发展整体加速 | 第13-14页 |
2.1.2 初中生青春期开始萌动 | 第14页 |
2.1.3 初中生需要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 | 第14-15页 |
2.1.4 初中生情感和意志表现出相对的脆弱性 | 第15-16页 |
2.2 教育环境 | 第16-24页 |
2.2.1 宏观教育环境:《义务教育法》减负令中考改革异地中考 | 第16-19页 |
2.2.2 微观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 第19-24页 |
第三章 新闻报道中的初中生形象 | 第24-61页 |
3.1 初中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新闻形象分析 | 第24-35页 |
3.1.1 初中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新闻分析 | 第24-34页 |
3.1.2 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树立了初中生典型的正面形象 | 第34-35页 |
3.2 初中生意外受害新闻形象分析 | 第35-42页 |
3.2.1 初中生意外受害新闻分析 | 第35-41页 |
3.2.2 意外受害:显示了初中生的弱者形象 | 第41-42页 |
3.3 初中生学习新闻形象分析 | 第42-48页 |
3.3.1 初中生学习新闻分析 | 第42-48页 |
3.3.2 学习:展现了初中生喜忧参半的形象 | 第48页 |
3.4 初中生违规违法新闻形象分析 | 第48-54页 |
3.4.1 初中生违规违法新闻分析 | 第48-54页 |
3.4.2 违规违法:突出了初中生的负面形象 | 第54页 |
3.5 初中生离家出走新闻形象分析 | 第54-57页 |
3.5.1 初中生离家出走新闻分析 | 第54-57页 |
3.5.2 离家出走:看到了初中生的叛逆形象 | 第57页 |
3.6 初中生自杀新闻形象分析 | 第57-61页 |
3.6.1 初中生自杀新闻分析 | 第57-60页 |
3.6.2 自杀:强化了初中生的消极形象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新闻报道中的初中生总体形象分析及建议 | 第61-72页 |
4.1 新闻报道中初中生以负面形象为主 | 第61-64页 |
4.1.1 初中生的正面形象 | 第61-62页 |
4.1.2 初中生的负面形象 | 第62-64页 |
4.2 新闻报道中初中生负面形象的原因分析 | 第64-68页 |
4.2.1 传媒倾向因素 | 第64-67页 |
4.2.2 媒体属性因素 | 第67-68页 |
4.3 对初中生新闻报道的建议 | 第68-70页 |
4.3.1 加强媒体人员职业素养教育,增加自律 | 第69页 |
4.3.2 新闻报道中初中生形象塑造应体现人文关怀 | 第69-70页 |
4.3.3 新闻报道中初中生形象塑造应符合时代要求 | 第70页 |
4.4 结语与不足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