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的乡土情结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6-17页 |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6-7页 |
| 1.2 乡土情结的研究价值 | 第7-8页 |
| 1.3 学术史回顾 | 第8-14页 |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4-17页 |
| 第2章 曹聚仁的乡土历程 | 第17-22页 |
| 2.1 乡土萌发:父亲及长辈的启蒙熏陶 | 第17-19页 |
| 2.2 乡土初露:与鲁迅的君子之交 | 第19-20页 |
| 2.3 乡土凝结:流落香江的苦闷与彷徨 | 第20-22页 |
| 第3章 曹聚仁乡土情结的社会史分析 | 第22-29页 |
| 3.1 “混乱”中的农村面面观 | 第23-24页 |
| 3.2 救国先救农村 | 第24-25页 |
| 3.3 五四冲击下的宗族 | 第25-26页 |
| 3.4 以乡土实情写乡土文学 | 第26-27页 |
| 3.5 农村要有“种树运动” | 第27-29页 |
| 第4章 曹聚仁乡土情结成因及内核 | 第29-36页 |
| 4.1 曹聚仁乡土情结的形成因素 | 第29-32页 |
| 4.2 蒋畈精神:曹聚仁乡土情结的内核 | 第32-36页 |
| 第5章 曹聚仁乡土情结的评价 | 第36-41页 |
| 5.1 个人魅力:兼谈优秀记者应该具备的乡土品格 | 第36-40页 |
| 5.2 时代意义:曹聚仁能言敢言的时代土壤 | 第40-41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