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西安市民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现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1.3.1 基本思路第13-14页
        1.3.2 采用的具体方法第14页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4-17页
        1.4.1 重点难点第14页
        1.4.2 创新之处第14-17页
2 基本概念诠释和基础理论第17-25页
    2.1 基本概念第17-21页
        2.1.1 信仰与法律信仰第17-18页
        2.1.2 法律信仰的主要构成要素第18-20页
        2.1.3 法治西安建设第20-21页
    2.2 基本理论第21-25页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第21-23页
        2.2.2 伯尔曼的法律信仰理论第23-25页
3 西安市民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现状调查分析第25-49页
    3.1 调查过程与对象第25-27页
        3.1.1 调查过程第25页
        3.1.2 调查对象第25-27页
    3.2 多维度分层分析第27-40页
        3.2.1 法律认知维度分析第27-30页
        3.2.2 法律遵守维度分析第30-32页
        3.2.3 法律信赖维度分析第32-37页
        3.2.4 法律期待维度分析第37-40页
    3.3 差异性比较分析第40-49页
        3.3.1 性别差异性分析第40-41页
        3.3.2 年龄差异性分析第41-42页
        3.3.3 职业差异性分析第42-44页
        3.3.4 文化(学历)差异性分析第44-49页
4 西安市民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现状评价第49-57页
    4.1 特征明显第49-52页
        4.1.1 信仰基础良好第49页
        4.1.2 整体水平提升较快第49-50页
        4.1.3 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第50页
        4.1.4 大众传媒对传播法律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第50-51页
        4.1.5 法律认知、法律遵守与市民受教育程度呈现出正相关性第51页
        4.1.6 法律信仰因职业和性别等的不同有所差异第51-52页
    4.2 问题突出第52-53页
        4.2.1 西安市民法律信仰中的三个不平衡第52页
        4.2.2 西安市民法律信仰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第52-53页
        4.2.3 西安市民对法律和执法情况的满意度有待提升第53页
    4.3 发展态势喜人第53-57页
        4.3.1 西安市民对加强立法和法律监督期待强烈第53-54页
        4.3.2 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治教育受拥护第54页
        4.3.3 西安市民对法治西安建设有信心第54页
        4.3.4 法治建设大环境备受关注第54-57页
5 西安市民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培育对策建议第57-65页
    5.1 力戒形式主义,探索普法教育新模式第57-59页
        5.1.1 实现普法观念上的“三个转变”,拓宽普法的涵义与功能第57页
        5.1.2 法律信仰培育应贯彻“五项重要原则”,完善法律信仰结构第57-58页
        5.1.3 坚持“四条基本途径”,促使法律信仰培育走向常态化第58-59页
    5.2 针对薄弱环节,强化和提高市民法律信仰整体水准第59-61页
        5.2.1 加强市民宪法宪政意识的培养与提高第60页
        5.2.2 强化市民法律实践能力第60-61页
        5.2.3 促进市民综合法律素质的提高第61页
    5.3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第61-65页
        5.3.1 构建良法第62页
        5.3.2 严格执法第62-63页
        5.3.3 公正司法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第71-7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赦降制度的特点与社会功能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众参与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