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地铁站内细颗粒物空间分布规律的实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依据第11-14页
    1.2 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14-15页
        1.3.2 地铁内颗粒物的成分及来源的确定第15-16页
        1.3.3 地铁站内颗粒物的分布特点及规律第16-18页
        1.3.4 地铁站内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8-19页
        1.3.5 总结第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第2章 现场测试第21-33页
    2.1 地铁简介第21-26页
        2.1.1 地铁站使用功能分类第21-22页
        2.1.2 地铁站内区域的划分第22-23页
        2.1.3 地铁站厅与站台的分类第23-24页
        2.1.4 环控系统分类第24-26页
        2.1.5 地铁的运营第26页
    2.2 实测地点第26-27页
    2.3 测试内容与方案第27-30页
        2.3.1 测试内容及参数第27页
        2.3.2 测点的选择及布置第27-29页
        2.3.3 测试时间安排第29-30页
    2.4 测试仪器第30-31页
    2.5 测量误差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站内空间分布的实测结果第33-53页
    3.1 站厅内的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第33-40页
        3.1.1 工况1条件下的分布第33-38页
        3.1.2 工况2条件下的分布第38-40页
    3.2 站台内的细颗粒物分布第40-46页
        3.2.1 工况1条件下的分布第40-44页
        3.2.2 工况2条件下的分布第44-46页
    3.3 车厢内的细颗粒物分布第46-52页
        3.3.1 工况1条件下的分布第46-50页
        3.3.2 工况2条件下的分布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站内细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的分析及对比第53-63页
    4.1 站内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第54-58页
        4.1.1 站厅内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第54-55页
        4.1.2 站台内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第55-56页
        4.1.3 车厢内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第56-58页
    4.2 站内空间分布状况的对比第58-61页
        4.2.1 站内空间及室外的对比第58-60页
        4.2.2 不同时间段浓度水平的对比第60-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5章 屏蔽门系统对站台环境的影响第63-71页
    5.1 测试场地第64-65页
    5.2 测试数据第65-67页
    5.3 数据分析第67-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nAGNPS模型的灞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下一篇:TiO2(101面)光催化降解氯苯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