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nAGNPS模型的灞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说明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0-24页 |
2.1 灞河流域地理位置及概况 | 第20页 |
2.2 自然环境 | 第20-22页 |
2.2.1 地质地貌与水系 | 第20-21页 |
2.2.2 气候 | 第21页 |
2.2.3 水文特征 | 第21页 |
2.2.4 土壤与植被 | 第21-22页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第22页 |
2.4 区域污染调查 | 第22-24页 |
3 AnnAGNPS模型数据库构建 | 第24-40页 |
3.1 AnnAGNPS模型介绍 | 第24-30页 |
3.1.1 AnnAGNPS模型结构 | 第24-25页 |
3.1.2 AnnAGNPS模型运行机理 | 第25-30页 |
3.2 AnnAGNPS模型数据库构建 | 第30-40页 |
3.2.1 地形数据库 | 第31-32页 |
3.2.2 土地利用数据库 | 第32-33页 |
3.2.3 土壤数据库 | 第33-36页 |
3.2.4 农业管理措施参数 | 第36-38页 |
3.2.5 畜禽养殖参数 | 第38页 |
3.2.6 气象数据 | 第38-40页 |
4 AnnAGNPS模型在灞河流域的应用 | 第40-54页 |
4.1 模型敏感性分析 | 第40-43页 |
4.1.1 敏感因子选择 | 第40页 |
4.1.2 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1.3 敏感性指数分析 | 第41-43页 |
4.2 模型校准与验证 | 第43-47页 |
4.2.1 径流模拟 | 第45-47页 |
4.2.2 氮磷营养盐模拟 | 第47页 |
4.3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4.3.1 现状分析 | 第47-49页 |
4.3.2 空间分析 | 第49-53页 |
4.3.3 不同地类产污分析 | 第53-54页 |
5 灞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管理方案分析 | 第54-59页 |
5.1 氮磷削减方案设计 | 第54-55页 |
5.2 情景模拟效果评价 | 第55-56页 |
5.3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及建议 | 第56-59页 |
5.3.1 控制污染来源 | 第56-57页 |
5.3.2 减缓污染物输移转化 | 第57页 |
5.3.3 政策措施 | 第57-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创新点 | 第60页 |
6.3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