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植物盐胁迫及其应答 | 第9页 |
1.2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 | 第9-11页 |
1.2.1 离子的稳态 | 第9-10页 |
1.2.2 渗透压的稳态 | 第10页 |
1.2.3 氧化清除 | 第10-11页 |
1.3 小盐芥的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1 小盐芥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小盐芥基因表达的研究 | 第12页 |
1.3.3 小盐芥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 第12-13页 |
1.4 植物 HKT 家族基因的研究 | 第13-17页 |
1.4.1 HKT 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的鉴定 | 第13页 |
1.4.2 HKT 家族基因的模式表达 | 第13-14页 |
1.4.3 拟南芥 HKT1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5 基因表达调控与非生物胁迫 | 第17-18页 |
1.5.1 CRT(C-repeat)/DRE 元件 | 第17-18页 |
1.5.2 G-rich 元件 | 第18页 |
1.5.3 GT-1 元件 | 第18页 |
1.5.4 ABREs 元件 | 第18页 |
1.6 小盐芥 HKT1s 基因的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菌种及载体 | 第20页 |
2.1.3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20-21页 |
2.1.4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2.1.5 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2.1.6 分析软件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1页 |
2.2.1 大肠杆菌 XL1-blue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22-23页 |
2.2.2 质粒 DNA 的提取 | 第23-24页 |
2.2.3 农杆菌 GV3101 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4页 |
2.2.4 菌种的保存 | 第24页 |
2.2.5 小盐芥和拟南芥植株的培养 | 第24页 |
2.2.6 基因的克隆 | 第24-26页 |
2.2.7 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化及筛选 | 第26-27页 |
2.2.8 小盐芥 TsHKT1s 基因启动子的元件分析及 GUS 表达分析 | 第27页 |
2.2.9 RT-PCR | 第27-29页 |
2.2.10 Northern blot | 第29-31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50页 |
3.1 小盐芥 HKT1s 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 第31-36页 |
3.1.1 小盐芥 TsHKT1s 与 AtHKT1 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 第31-32页 |
3.1.2 小盐芥 HKT1s 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 第32-33页 |
3.1.3 TsHKT1s 基因系统谱系分析 | 第33页 |
3.1.4 小盐芥 HKT1s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分析 | 第33-36页 |
3.2 盐处理条件下小盐芥 HKT1s 基因表达的分析 | 第36-39页 |
3.2.1 小盐芥总 RNA 的提取 | 第36页 |
3.2.2 盐处理下 TsHKT1s 的表达量分析 | 第36-38页 |
3.2.3 盐处理下 TsHKT1a 和 AtHKT1 在根和地上部分的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3.3 TsHKT1s 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9-42页 |
3.3.1 小盐芥 TsHKT1s 启动子::GUS 载体的构建 | 第39页 |
3.3.2 小盐芥 TsHKT1s 在拟南芥转基因中的表达分析 | 第39-40页 |
3.3.3 盐胁迫及 ABA 诱导的 TsHKT1s 的表达 | 第40-42页 |
3.4 TsHKT1s 基因功能的分析 | 第42-48页 |
3.4.1 拟南芥 HKT1 突变体的耐盐分析 | 第42-44页 |
3.4.2 TsHKT1s 基因 cDNA 过表达载体以及基因全长互补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4-47页 |
3.4.3 TsHKT1s 基因 cDNA 过表达拟南芥以及基因全长互补拟南芥植物的获得 | 第47-48页 |
3.5 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A TsHKT1b 启动子区缺失的核苷酸序列(3293bp) | 第53-55页 |
附录B 中英文缩略表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