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的流行趋势及病甲形态与致病菌的关系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 一、天津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的流行趋势 | 第14-19页 |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5页 |
| 1.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1.1.2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 1.1.3 真菌检查方法 | 第14-15页 |
| 1.2 结果 | 第15-17页 |
| 1.2.1 真菌培养结果 | 第15页 |
| 1.2.2 皮肤癣菌分类 | 第15-16页 |
| 1.2.3 酵母菌的分类 | 第16-17页 |
| 1.3 讨论 | 第17-18页 |
| 1.4 小结 | 第18-19页 |
| 二、红色毛癣菌的特异性PCR鉴别 | 第19-23页 |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19页 |
| 2.1.1 菌株 | 第19页 |
| 2.1.2 引物 | 第19页 |
| 2.1.3 试剂 | 第19页 |
| 2.1.4 模板DNA的制备PCR扩增 | 第19页 |
| 2.2 结果 | 第19-21页 |
| 2.3 讨论 | 第21-22页 |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 三、甲真菌病致病病原菌与病甲形态关系的研究 | 第23-29页 |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23-24页 |
| 3.1.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3.1.2 真菌检查方法 | 第23页 |
| 3.1.3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3.1.4 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 3.2 结果 | 第24-26页 |
| 3.2.1 甲真菌病病甲临床分型 | 第24页 |
| 3.2.2 病甲颜色改变情况 | 第24-25页 |
| 3.2.3 真菌培养结果与医生判断结果对比 | 第25-26页 |
| 3.3 讨论 | 第26-28页 |
| 3.4 小结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3-34页 |
| 综述一: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及与临床研究进展 | 第34-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综述二:甲真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4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