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1.1 松突圆蚧的危害及生物防治前景展望 | 第15-17页 |
1.1.1 松突圆蚧的危害 | 第15-16页 |
1.1.2 松突圆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第16-17页 |
1.1.3 松突圆蚧生物防治前景展望 | 第17页 |
1.2 虫生真菌对寄主昆虫的侵染过程和致病机理 | 第17-22页 |
1.2.1 侵染过程和致病阶段 | 第19页 |
1.2.2 胞外酶的作用研究 | 第19-21页 |
1.2.3 昆虫酚氧化酶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1.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的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1.3.1 拟盘多毛孢菌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3.2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的主要概况 | 第23-24页 |
1.4 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产生水平及其毒力关系的研究 | 第25-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供试昆虫与菌株 | 第25页 |
2.1.2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培养 | 第25-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2.2.1 培养方法 | 第26页 |
2.2.2 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2.4.1 不同孢子含量的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产蛋白酶活性趋势 | 第28页 |
2.4.2 不同孢子含量的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产几丁质酶活性趋势 | 第28-29页 |
2.4.3 不同孢子含量的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产脂肪酶活性趋势 | 第29-30页 |
2.4.4 不同孢子含量的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胞外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产酶水平与其对松突圆蚧毒力相关性 | 第30-32页 |
2.5 讨论 | 第32-35页 |
2.5.1 产酶量最佳的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孢子浓度及产酶水平 | 第32-33页 |
2.5.2 不同孢子含量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产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水平与其对松突圆蚧毒力的关系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入侵松突圆蚧表皮过程中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肪酶的作用 | 第35-46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3.1.1 菌种和蚧虫 | 第35页 |
3.1.2 培养基和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35页 |
3.1.3 蚧虫虫体和酶液的制备 | 第35-36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1 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第36页 |
3.2.2 松突圆蚧表皮脂肪、蛋白质和几丁质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7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3.4.1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松突圆蚧过程中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 | 第37-42页 |
3.4.2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胞外酶活性与松突圆蚧表皮含量的关系 | 第42页 |
3.5 讨论 | 第42-46页 |
第四章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 第46-62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6-47页 |
4.1.1 供试虫源和菌株 | 第46页 |
4.1.2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培养 | 第46-47页 |
4.1.3 菌丝裂解液的制备 | 第47页 |
4.1.4 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4.2.1 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47-48页 |
4.2.2 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第48-49页 |
4.2.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菌丝裂解液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 第49页 |
4.2.4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对酚氧化酶原系统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0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4.4.1 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 第50-53页 |
4.4.2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菌丝裂解液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 第55-57页 |
4.5 讨论 | 第57-62页 |
4.5.1 松突圆蚧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 第57-59页 |
4.5.2 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分布特点 | 第59页 |
4.5.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结论 | 第62-64页 |
5.1.1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的致病性 | 第62页 |
5.1.2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的毒力关系 | 第62-63页 |
5.1.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 | 第63页 |
5.1.4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64页 |
5.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