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V形刚构拱桥的发展 | 第9-12页 |
1.2 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6-18页 |
2 实桥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工况的选取 | 第18-29页 |
2.1 结构构造 | 第18-21页 |
2.2 全桥有限元分析和钢-混结合段局部精细有限元分析 | 第21-27页 |
2.3 试验工况的选取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主拱钢-混结合段的试验方案 | 第29-50页 |
3.1 试验模型设计 | 第29-33页 |
3.1.1 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3.1.2 构造设计 | 第30-33页 |
3.2 试验测试方案设计 | 第33-36页 |
3.2.1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第33页 |
3.2.2 测点布置 | 第33-36页 |
3.3 试验加载方案设计 | 第36-46页 |
3.3.1 加载工况和加载值 | 第36-42页 |
3.3.2 加载方法 | 第42-46页 |
3.3.3 试验仪器、设备 | 第46页 |
3.4 试验模型制作、安装 | 第46-49页 |
3.4.1 试验模型制作 | 第46-47页 |
3.4.2 试验模型安装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主拱钢-混结合段试验方案有限元分析 | 第50-54页 |
4.1 概述 | 第50页 |
4.2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建模 | 第50-51页 |
4.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50-51页 |
4.2.2 局部模型的计算假定 | 第51页 |
4.2.3 局部模型边界条件 | 第51页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主拱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4-77页 |
5.1 试验概况 | 第54页 |
5.2 恒载+主辅拱相交处主拱肋轴力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 第54-58页 |
5.2.1 钢箱梁的应力 | 第54-57页 |
5.2.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 第57-58页 |
5.2.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 第58页 |
5.2.4 主拱肋的应力 | 第58页 |
5.3 恒载+主辅拱相交处主拱竖向弯矩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 第58-62页 |
5.3.1 钢箱梁的应力 | 第58-61页 |
5.3.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 第61-62页 |
5.3.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 第62页 |
5.3.4 主拱肋的应力 | 第62页 |
5.4 恒载+结合段主跨侧钢主梁负弯矩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 第62-66页 |
5.4.1 钢箱梁的应力 | 第62-65页 |
5.4.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 第65-66页 |
5.4.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 第66页 |
5.4.4 主拱肋的应力 | 第66页 |
5.5 恒载+结合段边跨侧钢主梁负弯矩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 第66-70页 |
5.5.1 钢箱梁的应力 | 第66-69页 |
5.5.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 第69-70页 |
5.5.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 第70页 |
5.5.4 主拱肋的应力 | 第70页 |
5.6 超载工况试验 | 第70-75页 |
5.6.1 钢箱梁的应力 | 第70-73页 |
5.6.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 第73-74页 |
5.6.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 第74页 |
5.6.4 主拱肋的应力 | 第74页 |
5.6.5 应力-荷载关系 | 第74-7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