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超导简介 | 第14-17页 |
1.1.1 超导的研究历史 | 第14-16页 |
1.1.2 超导的基本现象 | 第16-17页 |
1.1.3 超导体的分类 | 第17页 |
1.2 重费米子超导 | 第17-28页 |
1.2.1 重费米子简介 | 第17-22页 |
1.2.2 重费米子超导的基本性质 | 第22-23页 |
1.2.3 重费米子超导体的分类 | 第23-28页 |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超导理论基础 | 第30-56页 |
2.1 常规超导理论 | 第30-43页 |
2.1.1 Cooper不稳定性问题 | 第30-32页 |
2.1.2 弱耦合超导理论:BCS理论 | 第32-35页 |
2.1.3 强耦合超导理论:Eliashberg理论 | 第35-43页 |
2.2 推广的BCS超导理论 | 第43-51页 |
2.2.1 推广的超导能隙方程 | 第45-47页 |
2.2.2 超导序参量的对称性划分 | 第47-50页 |
2.2.3 超导配对对称性对可观测物理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 自旋涨落诱导的超导配对机制 | 第51-55页 |
2.3.1 自旋涨落机制的发展历史 | 第51-53页 |
2.3.2 基本图像和唯象自旋涨落理论 | 第53-55页 |
2.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重费米子超导唯象理论和CeCoIn_5的计算 | 第56-68页 |
3.1 重费米子超导的唯象理论框架 | 第56-57页 |
3.2 重费米子二流体唯象理论在超导中的应用 | 第57-61页 |
3.2.1 二流体理论的图像和基本性质 | 第58-60页 |
3.2.2 唯象的类BCS-Tc公式 | 第60-61页 |
3.3 CeCoIn_5的超导唯象计算 | 第61-67页 |
3.3.1 CeCoIn_5的基本性质及电子结构分析 | 第61-62页 |
3.3.2 Eliashberg理论框架 | 第62-64页 |
3.3.3 超导配对对称性分析 | 第64-65页 |
3.3.4 超导转变温度的标度行为分析 | 第65-67页 |
3.4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CeCu_2Si_2的超导配对对称性研究 | 第68-90页 |
4.1 CeCu_2Si_2的基本性质 | 第68-70页 |
4.2 能带结构计算 | 第70-72页 |
4.3 两带Eliashberg理论 | 第72-74页 |
4.4 数值结果 | 第74-77页 |
4.4.1 超导配对对称性的演化 | 第74-76页 |
4.4.2 超导相图及配对机理分析 | 第76-77页 |
4.5 s~±波超导对称性的分析 | 第77-83页 |
4.5.1 较强的带间配对相互作用的可能来源及分析 | 第77-83页 |
4.5.2 与实验的定性比较 | 第83页 |
4.6 CeCu_2Si_2超导的其他对称性方案的分析 | 第83-88页 |
4.6.1 (d+d)波超导 | 第84-87页 |
4.6.2 s~(++)波超导 | 第87-88页 |
4.7 CeCu_2Si_2的超导配对机制的理论预言 | 第88页 |
4.8 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5.1 总结 | 第90-91页 |
5.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10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