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引言 | 第12页 |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研究的意义及挑战 | 第12-14页 |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原理 | 第14-17页 |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国内外进展 | 第17-19页 |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方法 | 第19-24页 |
·平均校正法 | 第20页 |
·原理 | 第20页 |
·缺点 | 第20页 |
·最优插值法 | 第20-21页 |
·原理 | 第20-21页 |
·算法 | 第21页 |
·特点 | 第21页 |
·缺点 | 第21页 |
·变分校正法 | 第21-22页 |
·原理 | 第21-22页 |
·方法特点 | 第22页 |
·缺点 | 第22页 |
·说明 | 第22页 |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22-24页 |
·原理 | 第23页 |
·算法 | 第23-24页 |
·方法特点 | 第24页 |
·缺点 | 第24页 |
·本文拟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第二章 订正完整亮带给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带来的误差 | 第30-66页 |
·引言 | 第30-32页 |
·亮带对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的影响 | 第32-33页 |
·似垂直反射率廓线(AVPR)订正方法 | 第33-40页 |
·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分区 | 第33-35页 |
·识别亮带区域 | 第35-36页 |
·参数化亮带区域计算得到的似垂直反射率廓线(AVPRs) | 第36-38页 |
·利用AVPR对亮带区域做订正 | 第38-40页 |
·构建混合反射率(hybrid reflectivity) | 第40页 |
·实际个例研究分析 | 第40-60页 |
·亮带靠近地面层状云降水(KUDX) | 第40-44页 |
·识别亮带区域 | 第42页 |
·AVPR计算及订正 | 第42-44页 |
·订正结果分析 | 第44页 |
·发生在飑线后方的层状云亮带(KTLX,KSRX,KFWS) | 第44-48页 |
·识别亮带区域 | 第45-46页 |
·AVPR计算及订正 | 第46页 |
·订正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标准层状云亮带(KILN,KPBZ,KCLE) | 第48-52页 |
·识别亮带区域 | 第49-50页 |
·AVPR计算及订正 | 第50页 |
·订正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发生在飓风中的的层状云亮带(KLZK) | 第52-56页 |
·识别亮带区域 | 第52-53页 |
·AVPR计算及订正 | 第53-54页 |
·订正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山区层状云亮带(KATX) | 第56-60页 |
·识别亮带区域 | 第56-57页 |
·AVPR计算及订正 | 第57-58页 |
·订正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统计评分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三章 订正不完整亮带给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带来的误差 | 第66-82页 |
·引言 | 第66-68页 |
·方法 | 第68-75页 |
·S-band降水廓线雷达数据分析 | 第68-70页 |
·利用AVPR订正WSR-88D观测的低亮带反射率回波 | 第70-75页 |
·个例分析研究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四章 利用TRMM VPR订正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形成的亮带 | 第82-112页 |
·引言 | 第82-85页 |
·方法 | 第85-101页 |
·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反射率识别 | 第85-92页 |
·先前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分区方法的回顾 | 第85-88页 |
·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分区的新方法 | 第88-92页 |
·识别对流性降水中心 | 第89-91页 |
·基于对流性降水中心,通过种子增长法扩大对流性降水区域 | 第91-92页 |
·似垂直反射率廓线订正方法(Apparent VPR correction) | 第92-101页 |
·在中尺度对流系统中,VPR订正的局限性 | 第92-95页 |
·由TRMM观测的垂直反射率廓线反演参数化的VPR | 第95-99页 |
·利用理想参数化VPR订正亮带区域反射率 | 第99-10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1-105页 |
·结论和未来研究工作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第五章 复杂地形影响下冷季雷达定量降水估计 | 第112-140页 |
·引言 | 第112-113页 |
·实验数据及研究区域 | 第113-114页 |
·方法 | 第114-122页 |
·雷达反射率质量控制(QC) | 第115-116页 |
·基于地形的反射率质量控制 | 第115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质量控制(QCNN) | 第115-116页 |
·静态质量控制(SQC) | 第116页 |
·似垂直反射率廓线(AVPR)订正 | 第116-119页 |
·计算似垂直反射率廓线(AVPR) | 第117-118页 |
·参数化似垂直反射率廓线(AVPR) | 第118页 |
·垂直反射率廓线订正 | 第118-119页 |
·生成混合雷达反射率 | 第119-121页 |
·混合反射率拼图 | 第121页 |
·空间变化的Z-R关系 | 第121-122页 |
·个例研究分析 | 第122-135页 |
·反射率质量控制的影响 | 第122-125页 |
·无缝混合反射率和Z-R关系的影响 | 第125页 |
·AVPR订正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的影响 | 第125-129页 |
·空间连续性问题 | 第129-132页 |
·HMT雷达定量降水与PPS雷达定量降水对比 | 第132-135页 |
·结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2页 |
·全文总结 | 第140-141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41页 |
·研究展望 | 第141-142页 |
在读期间研究工作情况 | 第142-146页 |
发表和完成论文 | 第142-143页 |
参加论文 | 第143-144页 |
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