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山姜素对溃疡性结肠炎肠上皮屏障作用的影响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英文缩略语第13-19页
第一部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愈合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第19-41页
    1 前言第19-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8页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0-21页
            2.1.1 主要仪器第20页
            2.1.2 试剂和药品第20-21页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第21-23页
            2.2.1 研究对象和分组第21页
            2.2.2 纳入标准第21页
            2.2.3 排除标准第21-23页
        2.3 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第23-25页
        2.4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5-26页
        2.5 Real-timePCR第26-27页
            2.5.1 各组结肠组织总RNA的提取第26页
            2.5.2 反转录体系第26页
            2.5.3 聚合酶链式反应第26-27页
        2.6 统计学处理第27-28页
    3 结果第28-38页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8-29页
        3.2 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病理学评分第29-33页
        3.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第33-36页
        3.4 紧密连接蛋白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第36页
        3.5 紧密连接蛋白Real-timePCR结果第36-38页
    4 讨论第38-40页
    5 结论第40-41页
第二部分 :山姜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第41-63页
    6 前言第41-42页
    7 材料和方法第42-47页
        7.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2-43页
            7.1.1 主要仪器第42-43页
            7.1.2 试剂和药品第43页
        7.2 实验动物和分组第43-44页
            7.2.1 实验动物第43页
            7.2.2 3%DSS溶液配制第43页
            7.2.3 实验分组及药物干预第43-44页
        7.3 标本采集第44页
        7.4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病情评估第44-46页
            7.4.1 疾病活动指数积分(diseaseactivationindex,DAI)第44-45页
            7.4.2 肠管长度的变化第45-46页
        7.5 结肠组织MPO活性检测第46页
        7.6 透射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间连接第46-47页
        7.7 统计学处理第47页
    8 结果第47-58页
        8.1 一般情况变化第47-49页
        8.2 体重减轻情况第49-50页
        8.3 疾病活动指数积分(DAI)第50-51页
        8.4 肠管长度变化第51-52页
        8.5 病理组织学评分第52-55页
            8.5.1 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第52-54页
            8.5.2 各组小鼠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第54-55页
        8.6 结肠组织MPO活性第55-56页
        8.7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变化第56-58页
    9 讨论第58-61页
    10 结论第61-63页
第三部分 :山姜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上皮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第63-83页
    11 前言第63-64页
    12 材料和方法第64-74页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64-66页
            12.1.1 主要仪器第64-65页
            12.1.2 试剂和药品第65-66页
        12.2 实验动物和分组第66-67页
            12.2.1 实验动物第66页
            12.2.2 3%DSS溶液配制第66页
            12.2.3 实验分组及药物干预第66-67页
        12.3 标本采集第67页
        1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第67-68页
        12.5 Westernblot检测第68-71页
            12.5.1 结肠组织总蛋白的提取第68页
            12.5.2 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第68-69页
            12.5.3 SDS–PAGE胶的制备第69页
            12.5.4 样品的处理第69页
            12.5.5 电泳第69-70页
            12.5.6 转膜第70页
            12.5.7 封闭第70页
            12.5.8 一抗孵育第70页
            12.5.9 二抗孵育第70页
            12.5.10 发光第70-71页
            12.5.11 WesternBlot结果量化分析第71页
        12.6 Real-timePCR检测第71-72页
            12.6.1 小鼠肠组织总RNA的提取第71页
            12.6.2 反转录体系第71页
            12.6.3 聚合酶链式反应第71-72页
        12.7 结肠组织SOD和MDA含量检测第72-74页
            12.7.1 结肠组织蛋白质提取第72页
            12.7.2 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第72-73页
            12.7.3 MDA含量测定第73页
            12.7.4 SOD含量测定第73-74页
        12.8 统计学处理第74页
    13 结果第74-80页
        13.1 紧密连接蛋白免疫组化表达结果第74-76页
        13.2 紧密连接蛋白WesternBlot检测结果第76-78页
        13.3 紧密连接蛋白Real-timePCR表达情况第78-79页
        13.4 MDA和SOD含量测定结果第79-80页
    14 讨论第80-82页
    15 结论第82-83页
第四部分 :山姜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上皮屏障作用机制的研究第83-102页
    16 前言第83-84页
    17 材料和方法第84-91页
        17.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84-86页
            17.1.1 主要仪器第84-85页
            17.1.2 试剂和药品第85-86页
        17.2 实验动物和分组第86-87页
            17.2.1 实验动物第86页
            17.2.2 溶液配制第86页
            17.2.3 实验分组1及药物干预第86-87页
            17.2.4 实验分组2及药物干预第87页
        17.3 标本采集第87页
        17.4 Westernblot检测第87-90页
            17.4.1 结肠组织总蛋白的提取第87-88页
            17.4.2 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第88页
            17.4.3 SDS–PAGE胶的制备第88页
            17.4.4 样品的处理第88页
            17.4.5 电泳第88-89页
            17.4.6 转膜第89页
            17.4.7 封闭第89页
            17.4.8 一抗孵育第89页
            17.4.9 二抗孵育第89页
            17.4.10 发光第89-90页
            17.4.11 WesternBlot结果量化分析第90页
        17.5 Real-time PCR 检测第90-91页
        17.6 统计学处理第91页
    18 结果第91-98页
        18.1 山姜素对IL-6/STAT3和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第91-94页
            18.1.1 Westernblot结果第91-93页
            18.1.2 Real-timePCR结果第93-94页
        18.2 Znpp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第94-96页
        18.3 Znpp对IL-6/STAT3和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第96-98页
    19 讨论第98-100页
    20 结论第100-102页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4页
综述第114-128页
    参考文献第120-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个人简介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血病、淋巴瘤生物学行为相关基因EZH2和SPRR1A的临床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收敛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