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专利法论文

专利默示许可研究

内容摘要第4-9页
abstract第9-13页
引言第18-29页
    一、理论意义第19-20页
    二、实践意义第20-21页
    三、文献综述第21-25页
    四、研究方法第25-26页
    五、本选题的创新之处第26-29页
第一章 专利默示许可在民法中的制度基础第29-58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合同法制度第29-40页
        一、合同默示条款第29-35页
        二、禁反言原则第35-40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民商法制度第40-50页
        一、默示意思表示第40-44页
        二、外观主义原则第44-50页
    第三节 制度基础的启示性意义第50-56页
        一、合同默示条款与默示意思表示界定专利默示许可的法律属性第50-52页
        二、合同默示条款的分类方法为专利默示许可提供参考第52-53页
        三、合同默示条款的成文化为专利默示许可提供范例第53-54页
        四、默示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为专利默示许可提供借鉴第54-55页
        五、禁反言与外观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制度构造可为专利默示许可效仿第55-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二章 专利默示许可在判例中的历史演进第58-82页
    第一节 专利默示许可在美国判例法中的历史演进第58-69页
        一、19 世纪中后期:产生萌芽期第58-60页
        二、20 世纪上半叶:适用范围扩展期第60-62页
        三、20 世纪下半叶:适用规则完善期第62-65页
        四、20 世纪末以来:对新问题的回应第65-69页
    第二节 专利默示许可在其他国家判例中的历史演进第69-77页
        一、英国第69-75页
        二、德国第75-77页
    第三节 专利默示许可在我国判例中的运用第77-80页
        一、标准专利引发的默示许可案件第77-79页
        二、专用产品销售引发的默示许可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三章 专利默示许可的正当性第82-100页
    第一节 专利默示许可的哲学依据第82-85页
        一、中西方哲学中沉默的意义第82-84页
        二、对事实价值二分命题的批判与超越第84-85页
    第二节 专利默示许可的法理功能第85-95页
        一、诚信原则、衡平法与信赖利益保护第86-89页
        二、专利默示许可降低交易成本第89-92页
        三、专利默示许可促进技术传播和运用第92-95页
    第三节 专利默示许可的推导过程第95-98页
        一、专利默示许可本质上是一种推定第95-96页
        二、对专利默示许可的推定符合司法实践中查明事实的规律第96-97页
        三、专利默示许可推定是经验法则与逻辑法则的运用过程第97-98页
    小结第98-100页
第四章 专利默示许可的制度定位第100-146页
    第一节 专利默示许可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第100-131页
        一、专利默示许可与权利穷竭制度:趋同抑或分离第100-110页
        二、专利默示许可与间接侵权:冲突中的平衡第110-122页
        三、专利默示许可与当然许可和其他非自愿许可:并存与互补第122-131页
    第二节 专利默示许可性质的现有学说及对性质的新解读第131-145页
        一、现有关于专利默示许可性质的认识第131-135页
        二、对于默示许可性质的新解读:责任规则的新类型第135-145页
    小结第145-146页
第五章 专利默示许可的类型划分第146-184页
    第一节 实践中的各种专利默示许可类型第146-161页
        一、因产品销售产生的默示许可第147-148页
        二、因指使制造权产生的默示许可第148-150页
        三、因在先协议产生的默示许可第150-152页
        四、因未披露标准专利产生的默示许可第152-158页
        五、因专利权人懈怠等其他行为产生的默示许可第158-161页
    第二节 专利默示许可类型的限缩与扩张第161-174页
        一、修理专利产品适用默示许可的误区与反思第161-167页
        二、对专利默示许可类型范围的再思考——动态的扩张过程第167-174页
    第三节 对专利默示许可类型的理性归纳第174-182页
        一、对专利默示许可类型理性归纳的必要性第174-175页
        二、专利默示许可类型的理性划分第175-180页
        三、专利默示许可理性分类之重构第180-182页
    小结第182-184页
第六章 专利默示许可的认定第184-205页
    第一节 专利默示许可的认定方法和因素第184-194页
        一、Bandag测试法及其局限第184-188页
        二、专利默示许可的认定因素第188-194页
    第二节 影响专利默示许可认定的其他因素第194-199页
        一、明示限制性条件对于默示许可认定的影响第194-197页
        二、诚信原则、公共政策对于默示许可认定的影响第197-198页
        三、专利权主体变更对于默示许可认定的影响第198-199页
    第三节 专利默示许可内容的认定第199-204页
        一、许可类型的认定第199-200页
        二、许可期限的认定第200-201页
        三、许可地域的认定第201页
        四、许可权项的认定第201-202页
        五、专利默示许可使用费的认定第202-204页
    小结第204-205页
第七章 专利默示许可的立法建议第205-218页
    第一节 专利默示许可成文化之必要性第205-210页
        一、符合立法规律和大陆法系传统第205-207页
        二、有利于统一司法和促进运用第207-208页
        三、对异见的回应第208-210页
    第二节 专利默示许可的制度构建第210-217页
        一、我国专利默示许可制度设计的初步做法第210-211页
        二、采取立法、司法认定的制度模式第211-217页
    小结第217-218页
参考文献第218-230页
后记第230-231页

论文共2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注册商标无效制度研究
下一篇:农村集体土地上采矿用地取得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