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关系变化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2.1 江湖关系 | 第12-14页 |
| 1.2.2 鄱阳湖水动力条件 | 第14-15页 |
|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第15-18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1.3.2 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水文特征 | 第18-29页 |
| 2.1 鄱阳湖区域概况 | 第18-19页 |
| 2.2 鄱阳湖水沙特征 | 第19-24页 |
| 2.2.1 流量 | 第19-21页 |
| 2.2.2 水位 | 第21-23页 |
| 2.2.3 来沙 | 第23-24页 |
| 2.3 长江干流水沙特征 | 第24-26页 |
| 2.4 研究区域的演变特点与趋势 | 第26-28页 |
| 2.4.1 鄱阳湖流域 | 第26-27页 |
| 2.4.2 长江中下游河段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及其表征指标研究 | 第29-47页 |
| 3.1 江湖水位流量关系 | 第29-35页 |
| 3.1.1 湖口水位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变化机理 | 第29-31页 |
| 3.1.2 湖口流量经验公式 | 第31-33页 |
| 3.1.3 湖口水位、星子水位经验公式 | 第33-35页 |
| 3.2 鄱阳湖调蓄作用 | 第35-40页 |
| 3.2.1 调蓄过程及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 3.2.2 调蓄机理及临界状态 | 第37-39页 |
| 3.2.3 临界水位的计算 | 第39页 |
| 3.2.4 三峡水库调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3 江湖关系表征指标及其变化分析 | 第40-45页 |
| 3.3.1 江湖关系的表征 | 第40-43页 |
| 3.3.2 江湖作用的变化情况 | 第43-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江湖关系变化情景下的鄱阳湖水文水动力响应规律 | 第47-68页 |
| 4.1 模型建立 | 第47-50页 |
| 4.1.1 基本方程及数值解法 | 第47-48页 |
| 4.1.2 边界条件 | 第48页 |
| 4.1.3 模型构建及验证 | 第48-50页 |
| 4.2 江湖关系变化情景及计算方案设置 | 第50-53页 |
| 4.2.1 湖口水位变化情景 | 第50-51页 |
| 4.2.2 五河入流变化情景 | 第51-52页 |
| 4.2.3 综合变化情景 | 第52-53页 |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6页 |
| 4.3.1 湖区水位、流速分布规律 | 第54-55页 |
| 4.3.2 水面线及其变化情况 | 第55-57页 |
| 4.3.3 湖区水位站水位变化情况 | 第57-60页 |
| 4.3.4 水动力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 第60-64页 |
| 4.3.5 枯水期的影响 | 第64-6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附录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