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工业机器人论文

基于EtherCAT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附件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20页
        1.2.1 体系结构第17-18页
        1.2.2 伺服通信总线第18-20页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ITER 机器人的建模第22-34页
    2.1 ITER 机器人机构简介第22-24页
    2.2 ITER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第24-33页
        2.2.1 机器人运动学基本原理第24-25页
        2.2.2 正逆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第25-32页
        2.2.3 正逆运动学仿真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小臂轨迹规划第34-42页
    3.1 机器人运动规划的一般问题第34-35页
    3.2 关节轨迹的计算第35-38页
    3.3 轨迹规划仿真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控制系统主站实现第42-59页
    4.1 ETHERCAT 概述第42-45页
        4.1.1 EtherCAT 原理第42-43页
        4.1.2 EtherCAT 拓扑结构第43-45页
    4.2 基于 PC 的 ETHERCAT 主站构建第45-47页
    4.3 主站功能的软件实现第47-52页
        4.3.1 配置 TwinCAT 系统管理器第47-49页
        4.3.2 关节运动控制的逻辑实现第49-50页
        4.3.3 运动规划算法的 C++描述第50-52页
    4.4 主战和从站的通信实现第52-54页
    4.5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第54-58页
        4.5.1 控制程序构架第54-55页
        4.5.2 C++和 PLC 的通信实现第55-58页
    4.6 本章总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从站实现第59-68页
    5.1 从站基本功能第59-60页
    5.2 伺服驱动器的配置第60-63页
        5.2.1 交流伺服 AX5103 的参数调节第60-62页
        5.2.2 直流伺服 ELMO 的参数调节第62-63页
    5.3 信息的采集与转换设计第63-67页
        5.3.1 不同协议间的转换实现第64-65页
        5.3.2 驱动器通用接口方式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控制系统测试第68-75页
    6.1 单轴实验第68-69页
    6.2 多关节联动第69-72页
    6.3 网络测试第72-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工作总结第75-76页
    7.2 研究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近郊旅游发展背景下北京市旅游综合体研究--以温都水城为例
下一篇:产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