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6页 |
1.1.1 家庭结构变化——家庭规模减小,老龄人口增加 | 第8-11页 |
1.1.2 居住模式的变化——从经济节约型到追求完善型 | 第11-14页 |
1.1.3 住宅设计难以满足家庭成长需要 | 第14-16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1.2.1 “家庭”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1.2.2 “户、户型、套型”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1.3. 论文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9-20页 |
1.3.2 研究范围 | 第20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1.6 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措施 | 第24-25页 |
1.6.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4-25页 |
1.6.2 调查方法及过程 | 第25页 |
1.7 论文结构 | 第25-27页 |
2. 家庭生命周期的分析 | 第27-49页 |
2.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第27-34页 |
2.1.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与发展 | 第27-29页 |
2.1.2 育儿期、教育期对家庭的影响 | 第29-34页 |
2.2 主干家庭的分析 | 第34-48页 |
2.2.1 主干家庭的特征 | 第34-42页 |
2.2.2 主干家庭中老年家庭的居住需求 | 第42-47页 |
2.2.3 主干家庭中子女家庭的居住需求 | 第47-4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主干家庭居住实态调研 | 第49-71页 |
3.1. 主干家庭老年人居住功能空间调查研究 | 第49-68页 |
3.1.1 入户调研与分析 | 第49-61页 |
3.1.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61-68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4. 适应家庭生命周期的套内空间设计研究 | 第71-89页 |
4.1. 老年家庭功能单元空间设计 | 第71-83页 |
4.1.1 卧室 | 第73-76页 |
4.1.2 卫生间 | 第76-79页 |
4.1.3 厨房 | 第79页 |
4.1.4 餐厅和起居室 | 第79-82页 |
4.1.5 阳台 | 第82-83页 |
4.2. 主干家庭套型空间平面组合设计 | 第83-88页 |
4.2.1 门厅空间位置关系 | 第83-84页 |
4.2.2 卧室空间位置关系 | 第84-85页 |
4.2.3 餐厨空间位置关系 | 第85-86页 |
4.2.4 储藏空间位置关系 | 第86-87页 |
4.2.5 卫生间空间位置关系 | 第87-8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5. 适应家庭生命周期的城市住宅套型设计研究 | 第89-101页 |
5.1 适应主干家庭育儿期及教育期的套型 | 第89-94页 |
5.1.1 一户两家,套内可分 | 第89-92页 |
5.1.2 “大卧小厅”代替“大厅小卧” | 第92-93页 |
5.1.3 灵活多变的结构体系 | 第93-94页 |
5.2 住宅套内空间可变性探索 | 第94-100页 |
5.2.1 适应性改造实例 | 第94-96页 |
5.2.2 套内适应性改造设计举例 | 第96-10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6. 结语 | 第101-105页 |
6.1. 研究的初步结论 | 第101-104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04页 |
6.3. 未来进一步深入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7-109页 |
图录 | 第109-111页 |
表录 | 第111-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附录 | 第117-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