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s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4-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8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7-2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2-27页
        (三)研究评述第27-28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8-31页
        (一)研究方法第28-29页
        (二)研究思路第29-31页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1-3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32-41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32-36页
        (一)从业流动人口第32-34页
        (二)失业第34-35页
        (三)失业风险第35-36页
    二、理论基础第36-41页
        (一)人力资本理论第36-37页
        (二)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第37-39页
        (三)风险管理理论第39-41页
第三章 从业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及特点第41-57页
    一、数据来源第41页
    二、从业流动人口概况第41-48页
        (一)自然结构第41-43页
        (二)社会结构第43-45页
        (三)空间结构第45-47页
        (四)流动时间第47-48页
    三、从业流动人口就业现状第48-55页
        (一)就业状态第48-49页
        (二)行业分布第49页
        (三)职业分布第49-50页
        (四)单位性质第50-51页
        (五)就业身份第51页
        (六)劳动时间第51-53页
        (七)收入情况第53-54页
        (八)社会保障第54-55页
    四、从业流动人口就业特点第55-57页
        (一)行业和职业分布集中第55页
        (二)单位性质单一第55页
        (三)劳动时间过长第55-56页
        (四)收入状况偏低第56页
        (五)社会保障缺乏第56-57页
第四章 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估模型第57-74页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评价第57-59页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第57-58页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第58-59页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局限及改进第59页
    二、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9-67页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59-60页
        (二)各指标的选取第60-62页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第62-67页
    三、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描述第67-74页
        (一)个体风险指标描述第69-71页
        (二)家庭风险指标描述第71页
        (三)企业风险指标描述第71-72页
        (四)社会风险指标描述第72-74页
第五章 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估分析第74-87页
    一、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第74-80页
        (一)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第74-76页
        (二)各层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76-80页
    二、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综合模糊评价第80-85页
        (一)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价集的建立第80页
        (二)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隶属度向量的确定第80-81页
        (三)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评估第81-85页
    三、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第85-87页
        (一)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大多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第85-86页
        (二)个体风险与企业风险对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影响较大第86页
        (三)就业身份与单位性质对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影响最大第86-87页
第六章 从业流动人口较高失业风险的原因及对策建议第87-101页
    一、从业流动人口较高失业风险的原因分析第87-90页
        (一)个人层面,从业流动人口自身竞争力薄弱第87-88页
        (二)企业层面,缺乏相关立法规范及监管第88页
        (三)社会层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业歧视第88页
        (四)制度层面,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障碍第88-90页
    二、提高从业流动人口抗失业风险的对策建议第90-101页
        (一)提升从业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第90-94页
        (二)规范企业用工制度,维护从业流动人口基本权益第94-96页
        (三)消除就业歧视,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第96页
        (四)建立健全从业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第96-98页
        (五)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第98-101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01-103页
    一、研究结论第101-102页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第102-10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附录1 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指标体系第109-110页
附录2 参与打分专家名单第110-111页
附录3 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指标体系专家打分表第111-114页
附录4 从业流动人口失业风险隶属度问卷调查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统计口径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