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设计理念的更新--基于对开放式公园边界改善的思考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第14-15页
    1.4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1 研究目的第15页
        1.4.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6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城市综合公园概况第18-37页
    2.1 城市公园第18-28页
        2.1.1 城市公园的定义第18-19页
        2.1.2 城市公园的兴起和发展第19-21页
        2.1.3 我国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第21-27页
        2.1.4 我国城市公园设计思路的局限性第27-28页
    2.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第28-34页
        2.2.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第28-29页
        2.2.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第29-32页
        2.2.3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特征第32-34页
    2.3 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系统的联系——边界空间第34-36页
        2.3.1 公园边界的定义第35-36页
        2.3.2 公园边界于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第36页
    2.4 本章总结第36-37页
第3章 我国城市综合公园开放改造后的变化第37-49页
    3.1 我国城市公园的开放改造历程第37-38页
    3.2 开放改造后综合公园的变化第38-44页
        3.2.1 开放后公园于城市的变化第39页
        3.2.2 开放后使用情况的变化第39-44页
    3.3 城市公园开放改造后的公园边界第44-48页
        3.3.1 城市公园开放改造后边界空间特征第44-45页
        3.3.2 城市公园开放改造后边界空间的变化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我国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后使用情况调研第49-75页
    4.1 调研前期准备第49-51页
        4.1.1 成都市城市公园基本概况第49-50页
        4.1.2 调研案例选取第50页
        4.1.3 调研方法选用第50-51页
    4.2 人民公园基本情况第51-54页
        4.2.1 人民公园发展概况第51-52页
        4.2.2 区位及研究范围第52页
        4.2.3 公园周边环境第52-54页
    4.3 公园边界地段调研情况第54-69页
        4.3.1 公园使用强度第56-61页
        4.3.2 公园场地利用率第61-62页
        4.3.3 公园边界空间形态第62-64页
        4.3.4 公园边界活动场地分布第64-66页
        4.3.5 公园活动类型第66-69页
    4.4 调研结果第69-70页
        4.4.1 公园边界空间可达性差第69页
        4.4.2 公园边界空间使用率低第69-70页
        4.4.3 公园边界空间活动单一第70页
        4.4.4 公园边界空间效率低第70页
    4.5 其他公园调研情况以及结论第70-73页
        4.5.1 成都市新华公园第70-72页
        4.5.2 厦门市中山公园第72-73页
    4.6 对调研结果的思考第73-74页
        4.6.1 传统思路下的城市公园边界缺乏与城市的联系第73-74页
        4.6.2 传统思路下的城市公园边界缺少公众的参与性第74页
    4.7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基于开放理念下的公园边界设计第75-96页
    5.1 开放理念下的公园设计思路第75-80页
        5.1.1 开放思路下的设计指导思想第75-76页
        5.1.2 开放思路指导下的公园设计原则第76-80页
    5.2 开放思路指导下的公园设计策略第80-96页
        5.2.1 加强公园边界与城市开放系统联系第81-86页
        5.2.2 提升公园边界城市形象第86-88页
        5.2.3 提高公园边界的利用效率第88-91页
        5.2.4 尽量满足公众活动需求第91-96页
结语与展望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青年旅舍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成都为例
下一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动态建模与综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