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表面流人工湿地水质与水力特性研究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27页 |
1.1.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概况 | 第12-21页 |
1.1.2 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去除与转化机理 | 第21-23页 |
1.1.3 水质模型的分类 | 第23-24页 |
1.1.4 人工湿地水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武河人工湿地运行效果调查分析 | 第30-40页 |
2.1 武河人工湿地概况 | 第30-31页 |
2.2 水质监测方案 | 第31-32页 |
2.2.1 监测断面及点位 | 第31页 |
2.2.2 采样方法 | 第31页 |
2.2.3 监测及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3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第32-37页 |
2.3.1 水质长期净化效果分析 | 第32-34页 |
2.3.2 湿地沿程污染物净化效果分析 | 第34-37页 |
2.4 武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价 | 第37-40页 |
第三章 WASP模型在武河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研究 | 第40-50页 |
3.1 WASP模型 | 第40-44页 |
3.1.1 WASP模型结构 | 第40页 |
3.1.2 WASP模型的计算原理 | 第40-42页 |
3.1.3 WASP模型的构建 | 第42-43页 |
3.1.4 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参数的率定 | 第43-44页 |
3.2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3.2.1 DO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2.2 COD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3.3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基于氢氧同位素对人工湿地水流水力学的研究 | 第50-56页 |
4.1 人工湿地水力学研究现状 | 第5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4.2.1 采样点的布设 | 第50-51页 |
4.2.2 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4.3.1 水中同位素分布规律 | 第52-54页 |
4.3.2 各监测点流速分布规律 | 第54-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页 |
5.2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