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基于产业链优势塑造的次优外贸企业转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论文总体思路第8-12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8-9页
     ·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成熟的标志第8页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触发点:资本的通货膨胀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9-11页
     ·问题和对象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三节 整体框架第11-12页
第二章 国际贸易发展和产业转移第12-21页
 第一节 国际贸易沿产业链分布和转移第12-16页
     ·国际分工:按产业水平连续梯级分布第12-13页
     ·垂直分工:跨国经营沿产业链垂直分工第13-14页
     ·产业链形成、延伸和转移第14-15页
     ·产业升级动力:产业链优势转移第15-16页
 第二节 中国外贸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地位第16-17页
     ·中国外贸发展阶段第16页
     ·中国外贸发展劣势第16-17页
 第三节 从跨国并购中寻找外贸行业的机会第17-21页
     ·跨国并购的类型第18页
     ·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第18-21页
第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可借鉴的理论第21-27页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理论第21-23页
     ·垄断优势理论第21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21页
     ·国际生产折衷论第21-22页
     ·相对比较优势论第22页
     ·竞争优势理论第22-23页
 第二节 跨国并购和海外经营理论第23-24页
     ·产业组织理论第23页
     ·获取速度的经济性理论第23-24页
     ·基于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理论第24页
 第三节 关于企业转型的战略管理理论第24-25页
 第四节 产业链中的优势分布第25-27页
第四章 困局:中国外贸行业和外贸企业的现状第27-35页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贫困化增长第27-28页
 第二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第28-31页
     ·国际国内环境第28-29页
     ·垄断企业并购目标:资源第29页
     ·占优企业并购目标:品牌第29-30页
     ·跨国并购的区位分散第30-31页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优劣势分析第31-35页
     ·要素优势:比较优势受限于资源第31页
     ·技术劣势:第二产业的驱动不足第31-32页
     ·资本劣势:总量增长,个体偏小第32-35页
第五章 变局:次优外贸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实现集群出口第35-43页
 第一节 通过跨国并购获取优势第35-37页
     ·建立组织优势——塑造优质企业,转换企业制度第35-36页
     ·借道渠道优势——减少贸易摩擦,绕过贸易壁垒第36页
     ·获取技术优势——学习国外技术,培养创新机制第36-37页
     ·弥补要素劣势——突破制造局限,争取战略资源第37页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选择方向第37-40页
     ·跨国并购企业选择:占优企业并购,次优企业联盟第37-38页
     ·跨国并购产业选择:优势产业延伸,潜力产业新建第38-39页
     ·跨国并购区位选择:发挥比较利益,规避产业壁垒第39页
     ·跨国并购组合选择:降低投资风险,多元并购战略第39-40页
 第三节 次优外贸企业产业链优势塑造策略第40-43页
第六章 布局:次优外贸代理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优势转型第43-55页
 第一节 外贸代理企业的发展阶段第43-45页
     ·第一阶段(1950—1978),计划经济时期第43-44页
     ·第二阶段(1979—1991),市场经济前期第44页
     ·第三阶段(1992—2000),入世准备期第44页
     ·第四阶段(2001—至今),WTO融合期第44-45页
 第二节 次优外贸代理企业的劣势根源第45-47页
     ·代理环节透明第46页
     ·代理模式风险第46页
     ·自有品牌缺乏第46-47页
 第三节 次优外贸企业产业链优势组合模型第47-51页
     ·资源平台化——聚合规模优势,弥补资源劣势第47-48页
     ·制造分区化——选择区位优势,发展竞争优势第48-49页
     ·市场分级化——获取品牌优势,升级资本优势第49-50页
     ·链际生效益——汇聚竞争优势第50-51页
     ·次优外贸企业产业链优势形成第51页
 第四节 外贸企业的产业链转型借鉴第51-52页
     ·前向一体化战略:实业化模式第51页
     ·后向一体化战略:市场品牌化第51-52页
     ·专业服务模式第52页
     ·综合商社模式第52页
 第五节 外贸代理企业在新模型中的优势塑造第52-53页
 第六节 次优外贸企业产业链的经济学效益分析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注释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程再造视角下的海关客户服务路径创新
下一篇:中国服务出口技术结构的比较研究--基于技术含量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