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9页 |
1.1 离子液体 | 第8-10页 |
1.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发展 | 第8页 |
1.1.2 离子液体的种类 | 第8-10页 |
1.1.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0页 |
1.2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 第10-11页 |
1.2.1 CO_2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 第10页 |
1.2.2 CO_2固定转化方法 | 第10-11页 |
1.3 二氧化碳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 第11-17页 |
1.3.1 CO_2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 | 第11-12页 |
1.3.2 合成环状碳酸酯催化剂综述 | 第12-17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 离子化双氰胺甲醛聚合物的催化应用 | 第19-37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2.2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1页 |
2.2.3 催化剂合成 | 第21-24页 |
2.2.4 环加成反应的实验步骤 | 第24页 |
2.2.5 反应实验装置 | 第24页 |
2.2.6 产物的分析 | 第24-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5页 |
2.3.1 催化剂活性筛选 | 第26-27页 |
2.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7-30页 |
2.3.3 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30-32页 |
2.3.4 不同的反应底物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2.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32-35页 |
2.3.6 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 第35页 |
2.4 小结 | 第35-37页 |
3 取代基位置不同对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37-48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43页 |
3.2.1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3.2.2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38页 |
3.2.3 催化剂的合成 | 第38-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3.3.1 催化剂活性对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氢键作用大小的研究 | 第44-46页 |
3.3.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46-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4 均相反应异相分离双功能吡啶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2.1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4.2.2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9页 |
4.2.3 催化剂的合成 | 第49-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4.3.1 合成环状碳酸酯催化剂活性的考察 | 第51-52页 |
4.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2-54页 |
4.3.3 催化剂重复使用稳定性 | 第54-56页 |
4.3.4 与其它功能化离子液体活性比较 | 第56-58页 |
4.3.5 不同底物适应性 | 第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7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会议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