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建设用地模拟预测研究--以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4页
        1.4.1 研究目的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7页
        1.5.1 研究方法第14页
        1.5.2 技术路线第14-17页
2.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第17-22页
    2.1 CA(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7-20页
        2.1.1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第17-19页
        2.1.2 元胞自动机的不足第19-20页
    2.2 Markov模型概述第20-21页
    2.3 CA_Markov模型第21页
    2.4 Kappa一致性系数概念第21-22页
3.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第22-29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2-24页
        3.1.1 研究区行政概况第22页
        3.1.2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2页
        3.1.3 研究区自然状况第22-23页
        3.1.4 研究区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状况第23-24页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4-25页
        3.2.1 土地利用结构特点第24-25页
        3.2.2 研究区建设用地特点及存在问题第25页
    3.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25-29页
        3.3.1 数据来源第25-26页
        3.3.2 土地利用类型重新分类第26页
        3.3.3 数据转换第26-29页
4. 研究区建设用地变化模拟与预测第29-50页
    4.1 研究区内元胞自动机的组成第29-30页
    4.2 CA_Markov模拟预测的基本步骤第30页
    4.3 土地转移面积矩阵和概率矩阵第30-32页
    4.4 创建转变适宜性图像集第32-42页
        4.4.1 转换规则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第32-33页
        4.4.2 制定限制条件和约束因子第33-37页
        4.4.3 对约束条件因子进行标准化第37-39页
        4.4.4 加权线性合并法第39-42页
    4.5 使用CA_Markov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模拟预测第42-43页
    4.6 确定预测时间第43页
    4.7 模型精度验证第43-45页
        4.7.1 CA_Markov模型最佳尺度的选取第44-45页
        4.7.2 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面积对比第45页
        4.7.3 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类型空间位置对比第45页
    4.8 模型预测及结果分析第45-50页
        4.8.1 数量结果分析第46-47页
        4.8.2 预测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变化第47-48页
        4.8.3 预测结果与建议第48-50页
5. 结论与不足第50-52页
    5.1 研究结论第50-51页
    5.2 不足之处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核电站仪控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下一篇:气候变化背景下九龙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水文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