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时期占卜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前言 | 第8-16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一) 与占卜相关的通论性著作 | 第10-12页 |
| (二) 关于术数方技的通论性著作 | 第12页 |
| (三) 社会生活史的通论性著作 | 第12-14页 |
| 三、 写作思路 | 第14-16页 |
| (一) 对两晋时期“占卜”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 | 第14页 |
| (二) 两晋时期占卜活动发生的场域 | 第14-15页 |
| (三) 对两晋时期占卜人员设置的考察 | 第15页 |
| (四) 两晋时期占卜人群的社会地位 | 第15页 |
| (五) 两晋时期占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两晋时期占卜的概念与方式 | 第16-32页 |
| 第一节 占卜的概念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两晋时期占卜活动的方式 | 第17-32页 |
| 一、 星占 | 第17-20页 |
| 二、 望气 | 第20-23页 |
| 三、 《易》卦 | 第23-25页 |
| 四、 梦占 | 第25-26页 |
| 五、 相术 | 第26-29页 |
| 六、 其它占术 | 第29-32页 |
| 第二章 两晋时期占卜活动发生的场域 | 第32-43页 |
| 第一节 占卜活动在公的场域 | 第32-37页 |
| 一、 国家礼仪活动之中 | 第32-33页 |
| 二、 星象、怪象出现之时 | 第33-34页 |
| 三、 军国大事之中 | 第34-37页 |
| 第二节 占卜活动在私的场域 | 第37-43页 |
| 一、 人们就命运如何自发寻求占卜的帮助 | 第37-40页 |
| 二、 人们为梦境、怪异现象寻求占卜的解答 | 第40-41页 |
| 三、 占卜者常以相术主动为人占卜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两晋时期占卜人员的设置 | 第43-46页 |
| 第一节 两晋时期管理占卜事务的中央职官 | 第43-45页 |
| 第二节 两晋时期管理占卜事务的地方人员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两晋时期占卜人群的社会地位 | 第46-53页 |
| 第一节 两晋时期占卜人群的出身 | 第48-49页 |
| 第二节 两晋时期占卜人群的仕宦 | 第49-53页 |
| 第五章 占卜活动与两晋社会 | 第53-67页 |
| 第一节 占卜活动与政治生活 | 第53-56页 |
| 一、 占卜活动能够传达天意 | 第53-54页 |
| 二、 占卜活动成为礼仪的一部分 | 第54页 |
| 三、 占卜活动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 | 第54-55页 |
| 四、 占卜活动为军事行动提供参考 | 第55-56页 |
| 第二节 占卜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56-58页 |
| 第三节 占卜活动与文化 | 第58-62页 |
| 第四节 占卜活动与宗教 | 第62-67页 |
| 结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