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ZmCPB1基因的克隆及其与玉米粒重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符号说明第5-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前言第14-29页
    1.1 玉米粒重性状相关基因的遗传研究第14-23页
        1.1.1 玉米产量性状的构成要素第14页
        1.1.2 玉米粒重的研究现状第14-23页
            1.1.2.1 玉米胚乳发育的生理过程第15-17页
            1.1.2.2 玉米胚乳淀粉发育的调控基因第17-19页
            1.1.2.3 玉米胚乳发育的调控途径第19-23页
    1.2 细胞色素P450超蛋白家族及CPB1研究进展第23-28页
        1.2.1 细胞色素P450蛋白超家族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2.2 CPB1的研究进展第25-28页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39页
    2.1 材料第29-30页
        2.1.1 玉米自交系及其生长条件第29页
        2.1.2 拟南芥及其生长条件第29页
        2.1.3 菌株及质粒第29页
        2.1.4 酶及各种生化试剂第29页
        2.1.5 主要仪器设备第29-30页
        2.1.6 引物第30页
    2.2 实验方法第30-39页
        2.2.1 培养基的配制第30-31页
        2.2.2 总RNA提取方法(TriZol)第31-32页
        2.2.3 RNA琼脂糖电泳检测第32页
        2.2.4 RNA浓度检测第32页
        2.2.5 基因组DNA去除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TRANS试剂盒)第32页
        2.2.6 Real-timeQuantitativePCR(UltraSYBRMixture)第32-33页
        2.2.7 PCR扩增第33页
        2.2.8 连接反应(以pEASY–T1SimpleCloningKit为例)第33页
        2.2.9 质粒DNA的酶切鉴定第33页
        2.2.10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34页
        2.2.11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34页
        2.2.12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第34-35页
            2.2.12.1 拟南芥的培育第34-35页
            2.2.12.2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第35页
            2.2.12.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筛选第35页
        2.2.13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5-36页
            2.2.13.1 玉米的控制授粉第35页
            2.2.13.2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第35-36页
        2.2.14 基因枪介导玉米的遗传转化第36-37页
            2.2.14.1 基因枪微弹的制备第36页
            2.2.14.2 基因枪转化方法第36-37页
        2.2.15 转化后愈伤组织的培养及转基因检测第37页
        2.2.16 ZmCPB1融合RFP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38页
        2.2.17 ZmCPB1的烟草表皮亚细胞定位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56页
    3.1 玉米ZmCPB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鉴定第39-48页
        3.1.1 水稻OsCPB1在玉米基因组中的同源基因搜索鉴定第39-42页
        3.1.2 玉米ZmCPB1基因及编码蛋白结构分析第42-48页
            3.1.2.1 ZmCPB1基因结构分析第42-43页
            3.1.2.2 ZmCPB1基因启动子元件分析第43-45页
            3.1.2.3 ZmCPB1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第45-48页
    3.2 玉米ZmCPB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第48-50页
        3.2.1 ZmCPB1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8-49页
        3.2.2 ZmCPB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49-50页
    3.3 不同玉米自交系ZmCPB1序列多态性与粒重的相关性分析第50-54页
        3.3.1 玉米自交系的粒型统计分析第50-52页
        3.3.2 玉米自交系ZmCPB1表达量与粒重的关系第52-53页
        3.3.3 不同玉米自交系ZmCPB1基因多态性第53-54页
    3.4 ZmCPB1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56页
4 讨论第56-60页
    4.1 水稻OsCPB1直系同源基因在玉米中的搜索鉴定第56-57页
    4.2 玉米ZmCPB1基因功能分析第57-58页
    4.3 玉米ZmCPB1基因与玉米粒重相关性状的关系第58-59页
    4.4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59-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附录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开花时间相关基因的挖掘鉴定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干旱胁迫对不同蜡质含量小麦近等基因系光合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