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病例选择 | 第11-12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2 病例采集时间 | 第11页 |
3 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3.1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3.2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3.3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3.4 脱失标准 | 第1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 | 第12-1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1.1 临床检查及诊断 | 第12页 |
1.2 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分型 | 第12-13页 |
2 病例分组 | 第13-14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4-17页 |
3.1 术前 | 第14页 |
3.2 手术方式 | 第14-15页 |
3.2.1 手术入路 | 第14页 |
3.2.2 手术方式 | 第14-15页 |
3.3 术后治疗 | 第15-16页 |
3.4 术后康复 | 第16-17页 |
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 | 第17页 |
第四部分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7-20页 |
1 两组病人的改良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对比结果 | 第17-18页 |
2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比 | 第18页 |
3 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结果对比: | 第18-19页 |
4 数据综合分析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32页 |
1 肘关节的解剖特点及桡骨小头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1.1 肘关节的解剖特点 | 第20页 |
1.2 肘关节的稳定 | 第20-21页 |
2 桡骨小头骨折的损伤机制 | 第21页 |
3 桡骨小头骨折相关分型 | 第21-22页 |
3.1 桡骨小头骨折改良的Mason分型: | 第22页 |
3.2 Schatzker-Tile分型 | 第22页 |
3.3 Hotchkiss分型 | 第22页 |
3.4 Bakalim分型 | 第22页 |
4 中西医对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原因的理解 | 第22-25页 |
4.1 中医对其相关的理解 | 第23页 |
4.2 现代医学对其相关的理解 | 第23-25页 |
5 艾灸对桡骨小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 第25-30页 |
5.1 艾的药性 | 第25-26页 |
5.2 艾的主要作用 | 第26-30页 |
5.2.1 镇痛作用 | 第26页 |
5.2.2 热辐射和光辐射作用 | 第26-28页 |
5.2.3 艾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 第28页 |
5.2.4 抗炎、抗病毒作用 | 第28-29页 |
5.2.5 对肘关节僵硬的作用 | 第29-30页 |
6 选穴理论依据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文献综述 | 第37-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A | 第43-44页 |
附录B | 第44-45页 |
附录C | 第45-46页 |
附录D | 第46-47页 |
附录E | 第47-48页 |
附录F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