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2 动态联盟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概述 | 第14-17页 |
·动态联盟的概念 | 第14页 |
·动态联盟的特征 | 第14-15页 |
·动态联盟的价值基础 | 第15-16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涵义 | 第16-17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特征 | 第17页 |
·组建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0页 |
·传统集团式项目管理模式的缺陷 | 第17-18页 |
·与传统集团化组织相比动态联盟的优势 | 第18-20页 |
·建设项目与动态联盟的契合点 | 第20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理论支撑 | 第20-23页 |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0-21页 |
·合作竞争理论 | 第21-23页 |
3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 | 第23-42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组建的关键要素 | 第23-24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过程 | 第24-28页 |
·动态联盟组建的原则 | 第24-25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模式的选择 | 第25-26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程序 | 第26-27页 |
·市场机遇识别 | 第27-28页 |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 第28-36页 |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建立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2页 |
·合作伙伴的选择 | 第32-36页 |
·动态联盟组织体系的设计 | 第36-42页 |
·动态联盟模式组织设计要求 | 第36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组织的层次体系 | 第36-37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盟员企业的组织结构 | 第37-39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组建的支撑系统 | 第39-42页 |
4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运行分析 | 第42-52页 |
·联盟组织对盟员企业的行为约束机制 | 第43-45页 |
·联盟协议的约束机制 | 第43-44页 |
·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机制 | 第44-45页 |
·联盟企业的信誉机制 | 第45页 |
·冲突协调机制 | 第45-47页 |
·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45-46页 |
·冲突的处理方式-协调机制 | 第46-47页 |
·利益分配机制 | 第47-52页 |
·利益分配的原则 | 第47-48页 |
·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 第48页 |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模式 | 第48-49页 |
·利益分配的方法 | 第49-50页 |
·动态联盟中联盟企业投资额与承担风险的确定 | 第50-51页 |
·利益分配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5 动态联盟管理模式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中的应用研究 | 第52-59页 |
·润扬长江公路大路的项目简介 | 第52页 |
·润扬大桥动态联盟的内部基础和理念形成 | 第52-53页 |
·润扬大桥联盟体组织结构的设置 | 第53-55页 |
·润扬大桥项目动态联盟体中资源、技术优化配置 | 第55页 |
·润扬大桥项目动态联盟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 第55-56页 |
·二航局在动态联盟中的管理制度 | 第56-57页 |
·动态联盟在润扬大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 | 第57-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