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分子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略表第7-13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3-19页
    1.1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第13-14页
        1.1.1 经济损失第13页
        1.1.2 影响牛乳营养成分及食品卫生与安全第13页
        1.1.3 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第13-14页
    1.2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学研究第14-15页
        1.2.1 无乳链球菌第14页
        1.2.2 大肠杆菌第14页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4-15页
        1.2.4 其他病原微生物第15页
    1.3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1 生物被膜的概述第16页
        1.4.2 病原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第16-17页
    1.5 法尼醇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5.1 法尼醇概述第17页
        1.5.2 法尼醇抗菌作用第17-18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设计思路第18-19页
        1.6.1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页
        1.6.2 本研究设计思路第18-19页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第19-24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9-20页
        2.1.1 乳样来源第19页
        2.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第19页
        2.1.3 主要试验仪器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2.1 奶牛乳房炎乳样的采集第20页
        2.2.2 培养基的制备第20-21页
        2.2.3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第21页
        2.2.4 病原菌的鉴定第21页
            2.2.4.1 镜鉴第21页
            2.2.4.216 SrDNA鉴定第21页
    2.3 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第21-22页
    2.4 讨论第22-23页
    2.5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检测第24-32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24-25页
        3.1.1 菌株第24页
        3.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第24页
        3.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3.1.4 药敏纸片第25页
    3.2 实验方法第25-28页
        3.2.1 菌株复苏第25页
        3.2.2 菌液制备第25页
        3.2.3 培养基的制备第25-26页
        3.2.4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第26-27页
        3.2.5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定性检测第27页
        3.2.6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第27-28页
        3.2.7 统计学分析第28页
    3.3 实验结果第28-30页
        3.3.1 大肠杆菌药敏实验结果第28-29页
        3.3.2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定性检测结果第29页
        3.3.3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结果第29页
        3.3.4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菌株耐药的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3.4 讨论第30-31页
        3.4.1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第30页
        3.4.2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第30-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第32-38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32页
        4.1.1 菌株第32页
        4.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第32页
        4.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2页
    4.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4.2.1 菌株复苏第32页
        4.2.2 菌液制备第32页
        4.2.3 培养基的制备第32页
        4.2.4 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第32-33页
        4.2.5 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定性检测第33页
        4.2.6 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第33页
        4.2.7 统计学分析第33页
    4.3 实验结果第33-35页
        4.3.1 无乳链球菌药敏实验结果第33-34页
        4.3.2 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定性检测结果第34页
        4.3.3 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结果第34-35页
        4.3.4 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菌株耐药的相关性分析第35页
    4.4 讨论第35-37页
        4.4.1 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第35-36页
        4.4.2 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第36-37页
    4.5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第38-50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38-39页
        5.1.1 菌株来源第38页
        5.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第38页
        5.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8-39页
    5.2 实验方法第39-42页
        5.2.1 菌株复苏第39页
        5.2.2 法尼醇药液的制备第39页
        5.2.3 菌液制备第39页
        5.2.4 培养基的制备第39页
        5.2.5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实验第39页
        5.2.6 纸片扩散法测定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第39-40页
        5.2.7 E-test试纸条法测定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第40页
        5.2.8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法尼醇的最小抑菌浓度第40-41页
        5.2.9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的检测第41-42页
    5.3第42页
        5.3.0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膜通透性影响的检测第42页
        5.3.1 统计学分析第42页
    5.4 实验结果第42-47页
        5.4.1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实验结果第42-43页
        5.4.2 法尼醇MIC的测定结果第43页
        5.4.3 纸片扩散法测定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影响的结果第43-44页
        5.4.4 E-test试纸条法测定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影响的结果第44-45页
        5.4.5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的测定结果..第45页
        5.4.6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膜通透性影响的测定结果第45-47页
    5.5 讨论第47-49页
        5.5.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第47页
        5.5.2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第47-48页
        5.5.3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的分析第48页
        5.5.4 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膜通透性的影响第48-49页
    5.6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组rSD01 H9N2 AIV对细胞感染力及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研究
下一篇: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鸡体表达细菌粘附相关蛋白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