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生物柴油 | 第12-14页 |
1.1 生物柴油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 微藻生物柴油的优势及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 影响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环境因子 | 第14-17页 |
2.1 培养基组成 | 第14-15页 |
2.2 温度 | 第15-16页 |
2.3 光照 | 第16页 |
2.4 盐度 | 第16-17页 |
3 微藻的基因工程研究 | 第17-20页 |
3.1 微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3.2 基因工程对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18-19页 |
3.3 微藻转基因的方法 | 第19-20页 |
4 硫脂酶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4.1 硫脂酶在脂质合成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4.2 硫脂酶的分类及底物偏好性 | 第21-22页 |
4.3 硫脂酶的结构 | 第22页 |
4.4 硫脂酶在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微拟球藻硫脂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第24-36页 |
0 前言 | 第24-25页 |
1 微拟球藻藻种来源及培养 | 第25页 |
1.1 藻种来源 | 第25页 |
1.2 藻种培养 | 第25页 |
1.2.1 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1.2.2 培养方法 | 第25页 |
2 硫脂酶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 第25-31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2 方法流程 | 第26-29页 |
2.2.1 微拟球藻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2.2 设计特异性引物获得基因全长 | 第27-29页 |
2.2.3 硫脂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2.3.1 RNA提取结果 | 第29-30页 |
2.3.2 硫脂酶基因全长的获得及进化分析 | 第30-31页 |
3 重组质粒pET30a-NoTE的构建 | 第31-33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31页 |
3.2 方法流程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4 原核表达对NoTE进行功能鉴定 | 第33-3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4.2 方法流程 | 第33-34页 |
4.2.1 SDS-PAGE检测硫脂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3-34页 |
4.2.2 气相色谱法测定重组子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第3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4.3.1 硫脂酶基因的表达 | 第34-35页 |
4.3.2 重组子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 第35页 |
5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微拟球藻NoTE转录水平、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36-57页 |
0 前言 | 第36-37页 |
第一节 限氮对微拟球藻NoTE转录水平、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38页 |
3 方法流程 | 第38-40页 |
3.1 藻种的培养及收集 | 第38页 |
3.2 重量法(氯仿-甲醇法)测定总脂含量 | 第38-39页 |
3.3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 | 第39页 |
3.4 RT-PCR测定NoTE转录水平 | 第39-4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4.1 限氮对微拟球藻总脂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限氮对微拟球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限氮对NoTE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 NoTE转录水平与总脂含量、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页 |
5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二节 限磷对微拟球藻NoTE转录水平、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45-4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45页 |
3 方法流程 | 第45-46页 |
3.1 藻种的培养及收集 | 第45页 |
3.2 重量法(氯仿-甲醇法)测定总脂含量 | 第45-46页 |
3.3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 | 第46页 |
3.4 RT-PCR测定NoTE转录水平 | 第4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1 限磷对微拟球藻总脂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4.2 限磷对微拟球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 限磷对NoTE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NoTE转录水平与总脂含量、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页 |
5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温度对微拟球藻NoTE转录水平、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49-5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9页 |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49-50页 |
3 方法流程 | 第50-51页 |
3.1 藻种的培养及收集 | 第50页 |
3.2 重量法(氯仿-甲醇法)测定总脂含量 | 第50页 |
3.3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 | 第50页 |
3.4 RT-PCR测定NoTE转录水平 | 第50-5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4.1 不同培养温度下藻细胞生长速率、比生长速率的比较 | 第51-52页 |
4.2 温度对微拟球藻总脂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温度对微拟球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53页 |
4.4 温度对NoTE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 NoTE转录水平与总脂含量、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页 |
5 讨论 | 第54-57页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已发表文章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