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全球定位系统(GPS)论文

GNSS观测数据预处理及质量评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简介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1-14页
        1.2.1 周跳与钟跳探测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GNSS数据质量检查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第15-17页
第二章 GNSS观测数据预处理第17-27页
    2.1 GNSS基本观测量第17-18页
        2.1.1 伪距观测值第17页
        2.1.2 载波相位观测值第17-18页
        2.1.3 多普勒观测值第18页
    2.2 观测值的误差源第18-21页
        2.2.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第19页
        2.2.2 与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第19-21页
        2.2.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第21页
    2.3 常用的双频观测值线性组合第21-24页
        2.3.1 伪距观测值间的线性组合第22页
        2.3.2 载波相位观测值间的线性组合第22-23页
        2.3.3 不同类型观测值间的线性组合第23-24页
    2.4 常用的三频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GNSS观测数据质量评估第27-35页
    3.1 RINEX 3.02使用说明第27-29页
    3.2 TEQC简介第29-32页
        3.2.1 TEQC使用指南第29-31页
        3.2.2 QCVIEW可视化分析第31-32页
    3.3 数据质量检查原理第32-34页
        3.3.1 数据利用率与信噪比第32-33页
        3.3.2 电离层延迟变化率第33页
        3.3.3 多路径效应第33-34页
        3.3.4 周跳比与钟跳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BDS观测数据的周跳探测与修复第35-61页
    4.1 周跳探测与修复理论基础第35-37页
        4.1.1 周跳的定义第35-36页
        4.1.2 周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第36页
        4.1.3 周跳探测与修复的思路与方法第36-37页
    4.2 单频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第37-43页
        4.2.1 高次差法第37-41页
        4.2.2 多普勒观测值法第41-43页
    4.3 双频周跳探测与修复第43-50页
        4.3.1 M-W组合法第43-46页
        4.3.2 一次电离层残差法(PIR)与二次电离层残差法(STPIR)第46-49页
        4.3.3 联合M-W组合与STPIR组合探测与修复周跳第49-50页
    4.4 三频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第50-60页
        4.4.1 三频伪距相位组合第50-55页
        4.4.2 三频无几何相位组合第55-57页
        4.4.3 三频相位无电离层无几何组合第57-60页
    4.5 本章小节第60-61页
第五章 GNSS观测数据质量评估软件实现及分析第61-72页
    5.1 GNSS数据质量评估软件实现第61-64页
    5.2 QC软件的有效性验证第64-66页
    5.3 BDS数据质量分析第66-69页
        5.3.1 钟跳第66页
        5.3.2 多路径效应分析第66-69页
        5.3.3 信噪比分析第69页
    5.4 GNSS数据质量分析第69-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下一步工作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华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初探
下一篇:电子商务下中国现代物流快递业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