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发动机试验论文

基于MoTec系统的GSX-R600发动机标定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发动机标定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全替换式ECU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FSAE用电控发动机结构原理及进排气改制第15-34页
    2.1 电控发动机结构原理及基本组成第15-21页
        2.1.1 汽油喷射式电控发动机原理第15页
        2.1.2 汽油喷射式电控发动机基本组成第15-19页
        2.1.3 汽油喷射式电控发动机控制方式第19-20页
        2.1.4 汽油喷射式电控发动机空气流量测量方法第20-21页
    2.2 GSX-R600发动机电控系统特点第21-28页
        2.2.1 GSX-R600发动机基本技术参数第21-22页
        2.2.2 GSX-R600发动机电控系统特点第22-25页
        2.2.3 GSX-R600发动机主要传感器第25-28页
    2.3 进排气系统改制与分析第28-33页
        2.3.1 进排气系统赛事规则第28页
        2.3.2 进排气系统改制方案简介第28-32页
        2.3.3 进排气系统改制后的发动机性能提升方案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发动机标定系统第34-43页
    3.1 标定用替换式ECU的选择第34-36页
    3.2 MoTec M84第36-38页
    3.3 M84 ECU Manager调试软件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标定试验台架搭建第43-57页
    4.1 标定试验台架方案第43-45页
        4.1.1 发动机试验台架第43页
        4.1.2 试验仪器设备配备第43-45页
    4.2 试验台搭建第45-54页
        4.2.1 发动机与测功机的机械连接第45-47页
        4.2.2 排气管布置第47-48页
        4.2.3 ECU的替换第48-53页
        4.2.4 传感器添加第53-54页
    4.3 试验前台架的调试第54-56页
        4.3.1 发动机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检查第54-55页
        4.3.2 检查机油与冷却水第55页
        4.3.3 检查燃油供给系统第55页
        4.3.4 线束检查第55页
        4.3.5 曲轴索引位置(CRIP)检查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发动机标定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第57-86页
    5.1 标定方法及内容第57-61页
        5.1.1 标定方法简介第57-59页
        5.1.2 MoTec标定方法第59-61页
    5.2 试验条件以及环境参数标定第61-63页
        5.2.1 试验条件第61页
        5.2.2 环境参数修正第61-63页
    5.3 MoTec初始化设置第63-76页
        5.3.1 主参数设置第63-64页
        5.3.2 点火系相关参数的设置第64-65页
        5.3.3 点火顺序设置第65-66页
        5.3.4 其他项设置第66页
        5.3.5 曲轴/凸轮轴信号(REF/SYNC)设置第66-70页
        5.3.6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标定第70-71页
        5.3.7 进气压力传感器标定第71-73页
        5.3.8 进气温度传感器标定第73-74页
        5.3.9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标定第74页
        5.3.10 喷油器特性标定第74-76页
    5.4 标定试验第76-81页
        5.4.1 标定试验方案第76-77页
        5.4.2 喷油脉宽标定第77-79页
        5.4.3 点火提前角标定第79-81页
    5.5 环境参数修正标定第81-84页
        5.5.1 进气温度修正第81-82页
        5.5.2 冷却水温度修正第82-83页
        5.5.3 蓄电池电压修正第83-84页
    5.6 标定前后发动机动力性对比试验及分析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竞争力视角下的水利旅游空间结构及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下一篇:基于商用车电子制动系统的客车防侧翻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