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租赁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2.房地产融资租赁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2.1 房地产融资租赁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2 房地产融资租赁的主要流程 | 第13-14页 |
2.3 我国房地产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3 我国房地产融资租赁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8页 |
3.1 对于消费者更有吸引力 | 第15-16页 |
3.1.1 融资门槛更低 | 第15页 |
3.1.2 支付方式更灵活 | 第15-16页 |
3.1.3 租赁物的选择范围更广 | 第16页 |
3.2 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 第16-17页 |
3.2.1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市场需求 | 第16页 |
3.2.2 降低融资门槛,解决结构性矛盾 | 第16-17页 |
3.2.3 提升房地产业整体质量和服务 | 第17页 |
3.3 房地产融资租赁有助于分散金融市场风险 | 第17-18页 |
4 融资租赁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5页 |
4.1 我国开展房地产融资租赁的条件分析 | 第18-21页 |
4.1.1 市场条件分析 | 第18页 |
4.1.2 法律条件分析 | 第18-19页 |
4.1.3 资金条件分析 | 第19-20页 |
4.1.4 政策条件分析 | 第20-21页 |
4.2 我国房地产融资租赁如何开展 | 第21-25页 |
4.2.1 房地产融资租赁的主要模式 | 第21-23页 |
4.2.2 我国房地产融资租赁案例的启示 | 第23-25页 |
5 房地产融资租赁中的各主体利益分析与风险防范 | 第25-35页 |
5.1 参与主体的利益分析 | 第25-32页 |
5.1.1 出租人的利益分析 | 第25-26页 |
5.1.2 对承租人的利益分析 | 第26-32页 |
5.2 我国房地产融资租赁中的风险及其防范 | 第32-35页 |
5.2.1 房地产融资租赁各主体的风险分析 | 第32-33页 |
5.2.2 租赁期间风险如何防范 | 第33-35页 |
6 发展我国房地产融资租赁的政策建议 | 第35-38页 |
6.1 健全法律法规,统一行业发展 | 第35-36页 |
6.1.1 完善法律法规,妥善解决争议 | 第35页 |
6.1.2 统一的行业协会,引导式的监管 | 第35-36页 |
6.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破除观念阻碍 | 第36页 |
6.3 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 第36-37页 |
6.3.1 多重优惠政策 | 第36-37页 |
6.3.2 支持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的建立 | 第37页 |
6.4 拓宽融资租赁机构的融资渠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