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8-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9-12页 |
第二章 职务消费的特征 | 第12-16页 |
2.1 职务消费管理是“吏治”的重点 | 第12-13页 |
2.2 职务消费的含义 | 第13-14页 |
2.3 职务消费行为的特征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我国职务消费的历史演化 | 第16-19页 |
3.1 中国古代的职务消费 | 第16-17页 |
3.2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务消费 | 第17-18页 |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职务消费 | 第18-19页 |
第四章 职务消费的问题 | 第19-25页 |
4.1 职务消费“外衣合理化”和消费目的模糊化 | 第19-20页 |
4.2 职务消费扩大化 | 第20-21页 |
4.3 消费层次“官阶化”和实际执行中的超标 | 第21-22页 |
4.4 职务消费缺乏严格的标准,可塑性很大 | 第22-23页 |
4.5 对职务消费的监督形同虚设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公款吃喝中的职务消费失范行为 | 第25-32页 |
5.1 公款吃喝消费数额估计 | 第25-28页 |
5.2 公款吃喝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5.3 我国公务接待标准建国以来的发展变化 | 第29-32页 |
第六章 公款吃喝消费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6.1 基本权力架构的原因 | 第32-33页 |
6.2 接待制度的原因 | 第33页 |
6.3 缺乏预算刚性约束 | 第33页 |
6.4 文化原因 | 第33-34页 |
6.5 监督体系的原因 | 第34-37页 |
第七章 规范和治理职务消费行为失范的对策 | 第37-42页 |
7.1 我国古代对职务消费采取的控制措施 | 第37-38页 |
7.2 从制度上明确取消现行的部分不合理职务消费项目 | 第38页 |
7.3 积极推行科学的预算制度 | 第38-39页 |
7.4 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职务消费标准 | 第39页 |
7.5 建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衡机制 | 第39-40页 |
7.6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到职务消费管理中来 | 第40-41页 |
7.7 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素质水平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