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1.1.1 汽车尾气污染物的危害 | 第7页 |
| 1.1.2 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控制 | 第7-9页 |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1.2.2 密偶催化剂 | 第10-13页 |
| 1.3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对低碳烃类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1.3.1 负载型Pd 催化剂 | 第13-16页 |
| 1.3.2 负载型Pt 催化剂 | 第16-17页 |
| 1.3.3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 第17-18页 |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焙烧温度对 Pd-Pt/ZrO_2-Al_2O_3双金属密偶催化剂丙烷完全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20-41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5页 |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2页 |
| 2.2.2 催化剂的丙烷完全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 第22-24页 |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4-25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9页 |
| 2.3.1 不同温度焙烧的载体负载的催化剂对丙烷完全氧化活性测试 | 第25-28页 |
| 2.3.2 具有不同Pt 含量的各催化剂的丙烷完全氧化反应活性的测试 | 第28-31页 |
| 2.3.3 催化剂的XRD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 2.3.4 催化剂的H_2-TPR 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 2.3.5 催化剂的0_2-TPD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2.3.6 催化剂的XPS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 2.3.7 催化剂的in-situ DRIFT 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Pd-Pt/Zr0_2-Al_20_3双金属密偶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 第41-53页 |
| 3.1 引言 | 第41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42页 |
| 3.2.2 催化剂的丙烷完全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 第42-43页 |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 3.3.1 催化剂的丙烷完全氧化活性测试 | 第43-45页 |
| 3.3.2 催化剂的XRD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3.3.3 催化剂的H_2-TPR 分析 | 第46-47页 |
| 3.3.4 催化剂的0_2-TPD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3.3.5 催化剂的XPS 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 3.3.6 催化剂的FT-IR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水蒸气对Pd-Pt/Zr0_2-Al_20_3密偶催化剂上丙烷完全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3-60页 |
| 4.1 引言 | 第53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54页 |
| 4.2.2 催化剂的丙烷完全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 第54-55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