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基本理论第12-26页
    1.1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概念界定第12-20页
        1.1.1 争点的概念第12-17页
        1.1.2 争点整理的概念第17页
        1.1.3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概念第17-20页
    1.2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功能第20-22页
        1.2.1 争点整理程序功能之一:有利于当事人相关权益的实现第20-21页
        1.2.2 争点整理程序功能之二:有利于法院对案件的审判第21-22页
    1.3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价值第22-26页
        1.3.1 争点整理程序的公正价值第22-24页
        1.3.2 争点整理程序的效率价值第24-26页
第2章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域外考察与比较第26-38页
    2.1 英美法系: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第26-30页
        2.1.1 英国的争点整理程序考察第26-28页
        2.1.2 美国的争点整理程序考察第28-30页
    2.2 大陆法系: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第30-32页
        2.2.1 德国的争点整理考察第30-31页
        2.2.2 日本的争点整理考察第31-32页
    2.3 两大法系代表国家争点整理程序的比较研究第32-38页
        2.3.1 共同点第33-34页
        2.3.2 不同点第34-38页
第3章 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域内审视第38-46页
    3.1 立法与相关司法解释规范分析第38-42页
        3.1.1 《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准备阶段规定的分析第38-39页
        3.1.2 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民事审前准备阶段规定的分析第39-42页
    3.2 司法实践运行状况分析第42页
    3.3 我国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缺失成因第42-46页
        3.3.1 理论指导的缺失——有关争点整理程序的研究薄弱第42-43页
        3.3.2 理性定位的偏差——争点整理程序受不到足够的关注第43页
        3.3.3 传统国家干预理念的影响——当事人不能掌握争点整理权第43页
        3.3.4 配套程序制度的缺乏——争点整理程序的构建举步维艰第43-46页
第4章 我国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构建第46-60页
    4.1 构建我国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理论依据第46-48页
        4.1.1 集中审理主义第46-47页
        4.1.2 协同主义第47-48页
    4.2 构建我国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设想第48-56页
        4.2.1 争点整理程序的主体结构第48-50页
        4.2.2 争点整理程序的适用范围第50页
        4.2.3 争点整理程序的整理方式第50-52页
        4.2.4 争点整理程序的效力制约第52-56页
    4.3 我国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相关制度完善第56-60页
        4.3.1 证据收集制度第56-58页
        4.3.2 法官释明制度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东网络表决制度研究
下一篇: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