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流域管理立法的必要性 | 第9-14页 |
一、流域管理的概念 | 第9-11页 |
(一) 水和水资源 | 第9-10页 |
(二) 流域的特性 | 第10-11页 |
(三) 流域管理的概念 | 第11页 |
二、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一) 流域的自然统一性要求加强流域综合管理 | 第11-12页 |
(二) 流域的功能统一性要求实现流域综合管理 | 第12页 |
(三) 水的公共资源属性是实行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四) 实行流域综合管理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迫切需要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欧洲流域管理立法及管理体制分析 | 第14-27页 |
一、欧盟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14-18页 |
(一) 欧盟水框架指令 | 第14-16页 |
(二) 莱茵河流域管理立法及实践 | 第16-18页 |
二、法国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18-20页 |
(一) 法国流域立法基本情况 | 第18页 |
(二) 法国流域管理体制 | 第18-20页 |
三、德国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0-21页 |
(一) 德国流域立法基本情况 | 第20页 |
(二) 德国流域管理体制 | 第20-21页 |
四、荷兰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1-23页 |
(一) 荷兰流域立法基本情况 | 第22页 |
(二) 荷兰流域管理体制 | 第22-23页 |
五、英国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3-27页 |
(一) 英国流域立法基本情况 | 第24页 |
(二) 英国流域管理体制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进展及分析 | 第27-39页 |
一、我国流域立法发展过程 | 第27-28页 |
二、我国水法规对流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 第28-34页 |
(一) 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和职责 | 第28-30页 |
(二) 流域水利规划 | 第30页 |
(三) 防汛抗旱 | 第30-31页 |
(四)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 第31-32页 |
(五)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 | 第32-33页 |
(六) 流域水事纠纷调处 | 第33-34页 |
(七) 法律责任 | 第34页 |
三、太湖流域管理立法进展分析 | 第34-39页 |
(一) 太湖流域管理立法的背景 | 第34-35页 |
(二)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主要制度和措施 | 第35-37页 |
(三)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重大意义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欧流域管理立法比较及借鉴 | 第39-49页 |
一、中欧流域管理立法比较分析 | 第39-44页 |
(一)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流域管理的坚实基础 | 第40页 |
(二)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流域管理的制度保障 | 第40-42页 |
(三) 科学的流域管理规划是流域管理的重要举措 | 第42-43页 |
(四) 利益相关者参与是实现流域管理目标的积极因素 | 第43-44页 |
二、加强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的建议 | 第44-49页 |
(一) 加强流域立法应该坚持的原则 | 第44-46页 |
(二) 针对流域综合管理制定专门法律 | 第46-47页 |
(三) 完善相关水法规的建议 | 第47-48页 |
(四) 建立高效的流域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