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养老功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 文献回顾和概念界定 | 第10-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6页 |
1.2.3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第17-22页 |
2.1 理论视角 | 第17-19页 |
2.1.1 功能主义的视角 | 第17-18页 |
2.1.2 社会资本的视角 | 第18-19页 |
2.2 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2.2.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2.2.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第3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养老功能 | 第22-28页 |
3.1 城市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的活动呈现 | 第22-23页 |
3.2 城市公共空间的养老功能分析 | 第23-27页 |
3.2.1 间接性经济支持功能 | 第23-24页 |
3.2.2 生活互助功能 | 第24-25页 |
3.2.3 精神赡养功能 | 第25-26页 |
3.2.4 健康养护的功能 | 第26-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养老功能的实现 | 第28-40页 |
4.1 社会资本的弱化 | 第28-31页 |
4.1.1 血缘社会资本的弱化 | 第28-29页 |
4.1.2 业缘社会资本的丧失 | 第29-30页 |
4.1.3 地缘社会资本的弱化 | 第30-31页 |
4.2 老年人空间社会资本建构的相关主体和条件 | 第31-35页 |
4.2.1 政府的政策制度 | 第31-33页 |
4.2.2 非政府组织 | 第33-34页 |
4.2.3 社区 | 第34-35页 |
4.3 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 | 第35-37页 |
4.3.1 老年期的适应性与自我认同 | 第35页 |
4.3.2 认识同辈群体 | 第35-36页 |
4.3.3 建立关系网络和空间社会资本 | 第36-37页 |
4.4 空间养老——城市规划的新导向 | 第37-39页 |
4.4.1 滨河公园的改进建议 | 第37-38页 |
4.4.2 空间养老——城市规划的新导向 | 第38-39页 |
4.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