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中国HPS教育的路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言第14-24页
    0.1 研究背景: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第14-18页
    0.2 研究意义:HPS 教育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路径第18-19页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1-22页
    0.5 创新之处及不足第22-24页
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公众理解科学第24-47页
    1.1 科学教育的概念解读第25-35页
        1.1.1 科学视域下的科学教育第26-30页
        1.1.2 教育视域下的科学教育第30-35页
    1.2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第35-38页
    1.3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两大范式第38-42页
        1.3.1 范式 1:STS 教育第38-39页
        1.3.2 范式 2:STS 教育基础上的 HPS 教育第39-41页
        1.3.3 STS 教育与 HPS 教育的互动关系第41-42页
    1.4 HPS 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第42-47页
        1.4.1 HPS 教育的作用第43-44页
        1.4.2 HPS 教育的意义第44页
        1.4.3 HPS 教育的价值定位第44-47页
第二章 中国公众的科学教育现状及其分析第47-55页
    2.1 中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历程第47-50页
    2.2 中国目前的科学教育体系第50-52页
    2.3 HPS 教育是中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第52-55页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55-98页
    3.1 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现状第55-60页
    3.2 3-6 年级阶段科学教育问题第60-71页
        3.2.1 忽略科学情感第60-62页
        3.2.2 课程设置不合理第62-64页
        3.2.3 师生关系错位第64-67页
        3.2.4 科学学习心理研究的欠缺第67-69页
        3.2.5 轻视科学实验活动第69-71页
    3.3 3-6 年级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71-81页
        3.3.1 培养科学情感第71-73页
        3.3.2 注重内容连贯性第73-76页
        3.3.3 重构师生关系第76-78页
        3.3.4 加强对科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第78-80页
        3.3.5 加强科学实验活动第80-81页
    3.4 7-9 年级阶段科学教育问题第81-90页
        3.4.1 课程观的不稳定第82-84页
        3.4.2 内容膨胀与方法异化第84-85页
        3.4.3 科学史教育的缺乏第85-87页
        3.4.4 科学教育的不科学第87-89页
        3.4.5 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羁绊第89-90页
    3.5 7-9 年级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90-98页
        3.5.1 以科学哲学作为观念支撑第90-92页
        3.5.2 改变教育模式第92-94页
        3.5.3 加强科学史教育第94-95页
        3.5.4 构建合理科学观第95-96页
        3.5.5 推动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第96-98页
第四章 高等教育阶段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98-126页
    4.1 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现状第98-101页
    4.2 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问题第101-109页
        4.2.1 科学精神培养的断层第102-103页
        4.2.2 人文教育缺失第103-105页
        4.2.3 人才观认识存有误区第105-106页
        4.2.4 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第106-108页
        4.2.5 科学教师培养模式陈旧第108-109页
    4.3 高等教育阶段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109-126页
        4.3.1 科学哲学的训练第110-113页
        4.3.2 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第113-116页
        4.3.3 正确认识“人”的发展第116-118页
        4.3.4 以科学社会学为依托第118-123页
        4.3.5 转变理科教师培养模式第123-126页
第五章 公众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126-147页
    5.1 公众科学教育问题第127-137页
        5.1.1 公众对科技信息关注度不均第127-130页
        5.1.2 公众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第130-132页
        5.1.3 参加科普活动比例较低第132-134页
        5.1.4 公众利用科普设施情况不理想第134-135页
        5.1.5 对科学传播理论研究不足第135-137页
    5.2 公众科学教育实施 HPS 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第137-147页
        5.2.1 开发“生活科学”教育第138-139页
        5.2.2 完善科普活动第139-141页
        5.2.3 提高科普活动比例第141-142页
        5.2.4 完善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第142-143页
        5.2.5 建构科学传播实践模式第143-147页
结语第147-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现代装置艺术形式美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