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钢框架组合深梁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组合深梁结构形式的提出第10-13页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3-14页
    1.4 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第14-20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组合深梁填充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21-38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试验内容第21-38页
        2.2.1 试件设计第21-26页
        2.2.2 材性试验第26-29页
        2.2.3 试验加载装置与测点布置第29-32页
        2.2.4 加载制度第32页
        2.2.5 试验过程第32-34页
        2.2.6 试验结果与抗震性能指标第34-38页
第三章 有限单分析及验证第38-55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有限单元法第38-39页
        3.2.1 有限单元法简介第38页
        3.2.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路和应用步骤第38-39页
    3.3 塑性分析第39-46页
        3.3.1 塑性分析概述第39-40页
        3.3.2 工程应力、应变与真实应力、应变第40-41页
        3.3.3 屈服准则第41-45页
        3.3.4 强化准则第45-46页
    3.4 组合深梁的有限元分析第46-54页
        3.4.1 单元的选择第46-48页
        3.4.2 本构模型第48页
        3.4.3 ANSYS 分析的试验验证第48-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高层钢框架组合深梁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55-75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概述第55-56页
    4.3 弹塑性时程分析主要步骤第56-59页
        4.3.1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56-58页
        4.3.2 阻尼参数的确定第58-59页
    4.4 多层钢框架内填深梁弹塑性时程分析第59-74页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9-60页
        4.4.2 材料本构关系的确定第60-61页
        4.4.3 本文地震波的选取第61-62页
        4.4.4 模态分析第62-64页
        4.4.5 时程分析结果第64-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76页
    问题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去梁增肋加固法的空心板桥加固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