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5 特色及创新 | 第12-13页 |
2 白糖产业概述及白糖市场运行情况 | 第13-29页 |
2.1 我国白糖生产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2.1.1 我国白糖生产特点及影响白糖生产的因素 | 第13-14页 |
2.1.2 我国主要糖料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及白糖产区分布 | 第14-15页 |
2.1.3 我国白糖生产企业的情况 | 第15-16页 |
2.1.4 白糖价格变动对白糖生产企业的影响 | 第16页 |
2.2 我国白糖贸易流通情况分析 | 第16-18页 |
2.2.1 我国白糖流通贸易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2.2.2 我国白糖进出口贸易分析 | 第17-18页 |
2.2.3 我国白糖主要贸易政策分析 | 第18页 |
2.2.4 白糖价格变动对白糖流通企业的影响 | 第18页 |
2.3 我国白糖消费情况分析 | 第18-22页 |
2.3.1 我国白糖消费情况及影响白糖消费的因素 | 第18-21页 |
2.3.2 我国白糖消费结构 | 第21页 |
2.3.3 白糖价格变动对白糖终端消费企业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 我国白糖市场运行情况 | 第22-27页 |
2.4.1 我国白糖价格走势分析 | 第22-23页 |
2.4.2 影响白糖价格的主要因素 | 第23-27页 |
2.5 郑州白糖期货市场运行状况 | 第27-29页 |
2.5.1 郑州白糖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 第27-28页 |
2.5.2 郑州白糖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 第28页 |
2.5.3 白糖期货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 第28-29页 |
3 白糖期现货价格关系分析 | 第29-38页 |
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1页 |
3.2 单位根检验 | 第31-33页 |
3.3 利用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 第33-38页 |
4 推进期货市场在白糖产业链中各环节应用 | 第38-48页 |
4.1 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利用 | 第38-40页 |
4.1.1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 | 第38-39页 |
4.1.2 期货市场基本功能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 | 第39-40页 |
4.2 生产企业对白糖期货市场的利用 | 第40-44页 |
4.2.1 糖料种植农户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 第40-41页 |
4.2.2 生产企业利用白糖期货规避市场风险 | 第41-44页 |
4.3 流通企业对白糖期货市场的利用 | 第44-45页 |
4.3.1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 第44-45页 |
4.3.2 根据白糖期货价格制定采购和销售策略 | 第45页 |
4.4 终端消费企业对白糖期货的利用 | 第45-46页 |
4.4.1 利用期货市场指导经营 | 第45-46页 |
4.4.2 利用期货市场完成现货采购模式的创新 | 第46页 |
4.5 涉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及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4.5.1 涉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 | 第46页 |
4.5.2 推进涉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48-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