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药理学论文--兽用药品论文

牛血清白蛋白与小分子发光行为和唾液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5页
    1.1 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第16-26页
        1.1.1 常用模型蛋白第16页
        1.1.2 小分子概述第16-21页
        1.1.3 常用研究方法第21-26页
    1.2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第26-29页
        1.2.1 唾液概述第27-29页
        1.2.2 唾液药物代谢动力学第29页
    1.3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29-33页
        1.3.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第29-33页
        1.3.2 BSA与抗生素类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第33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BSA与抗生素类药物相互作用FI-CL研究第35-67页
    2.1 Luminol-BSA化学发光体系建立第35-42页
        2.1.1 实验部分第36-38页
            2.1.1.1 试剂和仪器第36页
            2.1.1.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1.2 结果和讨论第38-42页
            2.1.2.1 流路设计第38页
            2.1.2.2 实验参数优化第38-40页
            2.1.2.3 化学发光体系稳定性考察第40页
            2.1.2.4 Luminol-BSA体系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40-41页
            2.1.2.5 Luminol-BSA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41-42页
    2.2 BSA-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互作用FI-CL研究第42-55页
        2.2.1 实验部分第44页
            2.2.1.1 试剂和仪器第44页
            2.2.1.2 实验方法第44页
        2.2.2 结果和讨论第44-54页
            2.2.2.1 相对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44-46页
            2.2.2.2 △I_ vs C_(macrolides)定量关系第46-47页
            2.2.2.3 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大环内酯类药物稳定性考察第47-48页
            2.2.2.4 BSA与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参数和结合模式第48-51页
            2.2.2.5 Luminol-BSA-大环内酯类药物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51-52页
            2.2.2.6 结合常数K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分子结构关系第52-53页
            2.2.2.7 结合常数K与药物分子物化参数相关性第53-54页
        2.2.3 结论第54-55页
    2.3 BSA和四环素类药物相互作用FI-CL研究第55-61页
        2.3.1 实验部分第56页
        2.3.2 结果和讨论第56-60页
            2.3.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56-57页
            2.3.2.2 △I_ vsw C_(TCs)及体系稳定性考察第57-58页
            2.3.2.3 BSA-TCs相互作用结合参数第58-59页
            2.3.2.4 BSA-TCs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和结合模式第59-60页
            2.3.2.5 BSA-TCs结合常数K与药物分子结构性质关系第60页
        2.3.3 结论第60-61页
    2.4 BSA和磺胺类药物相互作用FI-CL研究第61-67页
        2.4.1 实验部分第61-62页
        2.4.2 结果和讨论第62-66页
            2.4.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62-63页
            2.4.2.2 △I_ vs C_(sulfonamides)及体系稳定性实验第63-64页
            2.4.2.3 BSA与磺胺类药物相互作用参数和结合模式第64-66页
            2.4.2.4 BSA-磺胺类药物结合常数K与药物结构性质关系第66页
        2.4.3 结论第66-67页
第三章 BSA与抗生素类药物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研究第67-77页
    3.1 分子对接方法第67页
    3.2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第67-76页
    3.3 结论第76-77页
第四章 唾液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第77-97页
    4.1 唾液罗红霉素代谢动力学研究第77-86页
        4.1.1 实验部分第78页
            4.1.1.1 试剂、仪器及方法第78页
            4.1.1.2 样品制备第78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78-82页
            4.1.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78-79页
            4.1.2.2 △I_ vs C_(ROX)及体系稳定性第79-81页
            4.1.2.3 干扰实验第81页
            4.1.2.4 BSA与ROX相互作用行为研究第81-82页
            4.1.2.5 Luminol-BSA-ROX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82页
        4.1.3 唾液ROX代谢动力学研究第82-85页
        4.1.4 人血清模拟样ROX含量测定第85页
        4.1.5 结论第85-86页
    4.2 唾液克拉霉素代谢动力学研究第86-97页
        4.2.1 实验部分第87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87-90页
            4.2.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87-88页
            4.2.2.2 体系稳定性考察第88页
            4.2.2.3 △I_ vs C_(CLA)第88-89页
            4.2.2.4 干扰实验第89页
            4.2.2.5 BSA与CLA相互作用研究第89-90页
            4.2.2.6 Luminol-BSA-CLA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90页
        4.2.3 唾液CLA代谢动力学研究第90-95页
        4.2.4 结论第95-97页
第五章 Luminol-BSA化学发光体系的分析应用第97-123页
    5.1 BSA和阿奇霉素相互作用研究及分析应用第97-103页
        5.1.1 实验部分第97-98页
        5.1.2 结果与讨论第98-101页
            5.1.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98-99页
            5.1.2.2 △I_ vs C_(AZM)及体系稳定性第99页
            5.1.2.3 干扰实验第99页
            5.1.2.4 BSA与AZM相互作用行为研究第99-100页
            5.1.2.5 Luminol-BSA-AZM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100-101页
        5.1.3 分析应用第101-102页
            5.1.3.1 针剂样品AZM含量测定第101页
            5.1.3.2 人血清模拟样AZM含量测定第101-102页
        5.1.4 结论第102-103页
    5.2 BSA与diphacinone相互作用研究及分析应用第103-110页
        5.2.1 实验部分第103-104页
        5.2.2 结果与讨论第104-107页
            5.2.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104-105页
            5.2.2.2 发光体系稳定性实验第105页
            5.2.2.3 △I_ vs C_(DPN)第105页
            5.2.2.4 干扰实验第105页
            5.2.2.5 BSA与DPN相互作用研究第105-106页
            5.2.2.6 Luminol-BSA-DPN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106-107页
        5.2.3 分析应用第107-110页
            5.2.3.1 胃液模拟样品DPN含量测定第107页
            5.2.3.2 人血清模拟样品DPN含量测定第107-108页
            5.2.3.3 连续监测DPN水溶液室外环境43 h内含量变化第108-110页
        5.2.4 结论第110页
    5.3 BSA和甲醛相互作用研究及分析应用第110-123页
        5.3.1 实验部分第111-113页
        5.3.2 结果与讨论第113-117页
            5.3.2.1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第113-114页
            5.3.2.2 发光体系稳定性考察第114页
            5.3.2.3 化学发光强度与甲醛浓度定量关系第114-115页
            5.3.2.4 干扰实验第115页
            5.3.2.5 FI-CL模型修正及BSA-甲醛相互作用研究第115-117页
            5.3.2.6 Luminol-BSA-甲醛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可能机理第117页
        5.3.3 分析应用第117-120页
            5.3.3.1 甲醛蒸汽压测定第117-118页
            5.3.3.2 室内空气甲醛含量测定第118-119页
            5.3.3.3 啤酒甲醛含量测定第119-120页
        5.3.4 结论第120-123页
第六章 总结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66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6-169页
致谢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WA通过NF-κB途径调节衰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顶部开口舱室油池火动力学参数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