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8页 |
1.2.1 国内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2 国外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目标 | 第28-2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破碎工艺对集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第30-66页 |
2.1 广西南宁至钦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概况 | 第30-50页 |
2.1.1 路面及交通状况 | 第31-42页 |
2.1.2 改扩建路面方案比选 | 第42-50页 |
2.2 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原材料情况 | 第50-55页 |
2.3 室内破碎加工对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性能的影响 | 第55-60页 |
2.3.1 研究方案 | 第55-56页 |
2.3.2 颗粒形状 | 第56-58页 |
2.3.3 级配 | 第58-60页 |
2.4 工厂化破碎加工对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2.5 经济性 | 第62-64页 |
2.5.1 工程经济效益 | 第62-64页 |
2.5.2 环境效益 | 第6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再生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 | 第66-73页 |
3.1 再生粗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 | 第66-70页 |
3.1.1 物理性能评价 | 第66-68页 |
3.1.2 力学性能评价 | 第68-70页 |
3.2 再生细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 | 第70-7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与参数和性能评价 | 第73-130页 |
4.1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 第73-79页 |
4.1.1 原材料试验 | 第74-75页 |
4.1.2 击实试验 | 第75-77页 |
4.1.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77-79页 |
4.2 设计参数评价 | 第79-97页 |
4.2.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第80-86页 |
4.2.2 劈裂强度 | 第86-90页 |
4.2.3 抗压回弹模量 | 第90-96页 |
4.2.4 成型时间与强度的关系 | 第96-97页 |
4.3 性能评价 | 第97-127页 |
4.3.1 干缩性能 | 第99-109页 |
4.3.2 温缩性能 | 第109-113页 |
4.3.3 疲劳性能 | 第113-119页 |
4.3.4 水稳定性和耐久性 | 第119-1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7-130页 |
第五章 设计耐久性的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材料 | 第130-160页 |
5.1 抗裂性能设计 | 第130-139页 |
5.1.1 抗裂性能设计指标 | 第130-134页 |
5.1.2 水泥剂量与抗裂性能的研究 | 第134-139页 |
5.2 抗疲劳性能设计 | 第139-142页 |
5.3 基于多指标耐久性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设计 | 第142-158页 |
5.3.1 基于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耐久性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性能的设计 | 第143-152页 |
5.3.2 基于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设计参数-性能指标 | 第152-1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8-160页 |
第六章 耐久性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第160-171页 |
6.1 三阶段设计方法 | 第161-165页 |
6.2 结构设计 | 第165-169页 |
6.2.1 拉应力验算 | 第166-167页 |
6.2.2 第一阶段 | 第167页 |
6.2.3 第二阶段 | 第167-168页 |
6.2.4 第三阶段 | 第168-1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69-171页 |
第七章 工程应用 | 第171-185页 |
7.1 工程概况 | 第171-172页 |
7.2 路面结构设计 | 第172-175页 |
7.3 旧混凝土板破碎再生集料加工工艺 | 第175-176页 |
7.4 水泥稳定旧混凝土板破碎再生集料的施工 | 第176-181页 |
7.4.1 原材料 | 第176-177页 |
7.4.2 配合比设计 | 第177页 |
7.4.3 施工控制 | 第177-181页 |
7.5 水泥稳定旧混凝土板破碎再生集料的检测及应用效果 | 第181-184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84-185页 |
第八章 试验段路面结构性能预测分析 | 第185-204页 |
8.1 路面性能预测模型 | 第185-189页 |
8.1.1 路面车辙预测模型 | 第185-189页 |
8.2 路面疲劳开裂模型 | 第189-194页 |
8.2.1 疲劳开裂计算 | 第190-193页 |
8.2.2 疲劳开裂可靠度计算 | 第193-194页 |
8.3 试验段路面结构性能预测 | 第194-203页 |
8.3.1 路面结构层数据 | 第194页 |
8.3.2 路面性能预测 | 第194-203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203-20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204-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19-220页 |
致谢 | 第220-221页 |
附件 | 第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