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第9-10页
        1.1.1 建筑工业化概述第9页
        1.1.2 装配式建筑介绍第9-10页
    1.2 模块化建筑概述第10-11页
        1.2.1 模块化建筑的概念第10页
        1.2.2 模块化建筑的优势第10-11页
    1.3 模块化建筑工程实例第11-16页
    1.4 模块化建筑研究现状第16-21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第22-41页
    2.1 建筑模块单元类型第22-25页
        2.1.1 墙体承重模块第22-23页
        2.1.2 局部开孔模块第23页
        2.1.3 角柱支撑模块第23-24页
        2.1.4 楼梯模块第24页
        2.1.5 非承重模块第24-25页
    2.2 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第25-28页
        2.2.1 全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第25-26页
        2.2.2 复合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第26-28页
    2.3 模块单元的组合连接第28-32页
        2.3.1 盖板螺栓连接第28-29页
        2.3.2 平板扦销连接第29-30页
        2.3.3 模块预应力连接第30-32页
    2.4 模块化建筑的围护结构选型第32-37页
        2.4.1 模块化建筑外墙围护结构选型第33-35页
        2.4.2 模块建筑底板的选型第35-37页
        2.4.3 模块建筑顶板的选型第37页
    2.5 模块化建筑的现代化施工第37-39页
    2.6 模块化建筑结构其他技术要求第39-41页
第三章 模块化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第41-52页
    3.1 模型的建立第41-44页
        3.1.1 刚接节点模块化建筑结构模型第41-43页
        3.1.2 铰接节点模块化建筑结构模型第43-44页
    3.2 结构荷载条件第44-45页
    3.3 模块化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结果第45-48页
        3.3.1 结构应力计算第45-46页
        3.3.2 结构变形分析第46-48页
    3.4 结构静力性能分析第48-50页
        3.4.1 竖向荷载作用第48-49页
        3.4.2 水平荷载作用第49-50页
    3.5 本章结论第50-52页
第四章 模块化建筑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第52-68页
    4.1 时程分析基本概述第52-54页
    4.2 地震波的选取第54-55页
    4.3 自振性能分析第55-56页
    4.4 时程分析结果第56-66页
        4.4.1 层间位移角第56-59页
        4.4.2 顶点位移第59-61页
        4.4.3 顶点加速度第61-64页
        4.4.4 底部总剪力第64-65页
        4.4.5 构件屈服状态第65-66页
    4.5 本章结论第66-68页
第五章 模块化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68-77页
    5.1 静力弹塑性分析概述第68-71页
        5.1.1 基本假定第69页
        5.1.2 水平加载模式第69-71页
    5.2 结构分析参数的选取第71-72页
    5.3 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第72页
    5.4 结构侧向变形第72-73页
    5.5 结构塑性铰分布第73-76页
    5.6 本章结论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页
    6.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