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2. 农村金融体系相关范畴界定和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农村金融体系及其相关范畴 | 第16-21页 |
·金融体系的范畴和功能 | 第16-19页 |
·农村金融的实质、功能和特征 | 第19-21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性及其指标评析 | 第21-23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性范畴 | 第21页 |
·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评价指标及评析 | 第21-23页 |
·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评述和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现状 | 第30-45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回顾 | 第30-38页 |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回顾:机构视角 | 第30-36页 |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正规农村金融功能缺失的诱致性变迁 | 第36-38页 |
·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新力量 | 第38页 |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考察 | 第38-44页 |
·农村金融体系不协调的经济学剖析 | 第39-42页 |
·农村金融体系不协调:农村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 | 第42-43页 |
·农村金融体系不协调:农村金融体系功能性缺陷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测度 | 第45-53页 |
·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测度模型 | 第45-48页 |
·指标选取和数据选取的说明 | 第45-46页 |
·基本模型 | 第46-47页 |
·步骤和方法 | 第47-48页 |
·基于1981-2007数据的实证过程和结果 | 第48-53页 |
·最佳回归拟合 | 第48-49页 |
·计算并构建协调系数和趋势协调系数矩阵 | 第49-50页 |
·实证结果评析 | 第50-53页 |
5.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期望模式 | 第53-72页 |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协调发展模式及启示 | 第53-60页 |
·美国模式的多元复合型农村金融体系及其运行 | 第54-56页 |
·德国模式的银行中介型农村金融体系及其运行 | 第56-59页 |
·本节小结 | 第59-60页 |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协调发展典型方式及启示 | 第60-64页 |
·印度的"领头银行"农村金融供给方式 | 第60-62页 |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方式 | 第62-64页 |
·本节小结 | 第64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结构"协调发展期望模式及分析 | 第64-72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结构"协调发展期望模式 | 第65-66页 |
·我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协调性发展的期望模式分析---基于完全封闭与局部均衡的静态比较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2-74页 |
·本文基本结论 | 第72-73页 |
·本文不足和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