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汉语声母声学距离与感知距离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第8-11页
    1.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全文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汉语声学空间与感知空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2.1 辅音和元音声学特征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2.2 辅音和元音的感知特性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2.3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三章 汉语声母的声学空间研究第16-35页
    3.1 汉语声母的声学特征第16-21页
        3.1.1 频域特征参数第16-20页
        3.1.2 时域特征参数第20-21页
    3.2 汉语声母间的声学距离第21-26页
        3.2.1 声学距离第21-22页
        3.2.2 样本间距离度量方式第22-25页
        3.2.3 类间距离度量方式第25-26页
    3.3 层次聚类分析及实验结果第26-33页
        3.3.1 语料库第26-27页
        3.3.2 归一化和声母的平均层次聚类正确率第27-28页
        3.3.3 声母的层次聚类实验第28-29页
        3.3.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汉语声母的感知空间研究第35-47页
    4.1 汉语音节的感知过程第35-38页
        4.1.1 汉语的音节结构第35-37页
        4.1.2 音节的感知过程第37-38页
    4.2 汉语声母的言语测听实验第38-43页
        4.2.1 言语测听法第38-39页
        4.2.2 实验流程第39-43页
        4.2.3 感知距离第43页
    4.3 言语测听实验结果第43-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汉语声母声学空间与感知空间距离的对应关系第47-57页
    5.1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第47-50页
    5.2 建立汉语声母声学空间与感知空间距离的对应关系第50-52页
    5.3 汉语声母间声学距离的计算公式第52-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工作总结第57页
    6.2 未来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STP技术在天津广电大客户传输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一种聋人语音教学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