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稀土贸易政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6-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贸易政策制定第19-28页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拓展研究第19-22页
        2.1.1 可持续发展内涵第19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19-21页
        2.1.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第21-22页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其发展第22-26页
        2.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提出第22-23页
        2.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拓展第23-25页
        2.2.3 反向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出现及研究现状第25-26页
    2.3 稀土贸易政策制定第26-27页
        2.3.1 可持续发展约束第26-27页
        2.3.2 稀土贸易政策目标第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第28-40页
    3.1 稀土资源开采现状第28-32页
        3.1.1 稀土资源储备及分布特征第28-29页
        3.1.2 稀土开采控制指标及产量现状第29-32页
    3.2 稀土出口贸易现状第32-36页
        3.2.1 稀土出口总量第32-34页
        3.2.2 出口目的地分布第34-36页
    3.3 稀土应用领域现状第36-37页
    3.4 稀土可持续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第37-40页
        3.4.1 稀土资源过度开发第37-38页
        3.4.2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第38页
        3.4.3 出口走私较为严重第38-40页
第4章 主要国家稀土贸易政策及比较第40-51页
    4.1 中国稀土贸易政策第40-44页
        4.1.1 出口关税第40-42页
        4.1.2 出口配额第42-43页
        4.1.3 出企业资质认证第43-44页
        4.1.4 与稀土贸易相关的其他政策第44页
    4.2 日本稀土贸易政策第44-47页
        4.2.1 寻求多元化资源供给第44-46页
        4.2.2 降低资源进口依赖第46页
        4.2.3 开放海洋稀土资源第46-47页
    4.3 其他国家稀土贸易政策第47-49页
        4.3.1 美国稀土贸易政策第47-48页
        4.3.2 欧盟稀土贸易政策第48-49页
        4.3.3 其他国家稀土贸易政策第49页
    4.4 比较与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基于第三国市场模型的贸易政策选择第51-62页
    5.1 模型建立第51-53页
        5.1.1 模型假设第51-52页
        5.1.2 基本模型第52-53页
    5.2 出口限制与进口促进政策选择第53-55页
        5.2.1 情形一 出口限制与进口促进政策共存第53-54页
        5.2.2 情形二 仅存进口促进政策第54-55页
    5.3 R&D补贴政策选择第55-59页
        5.3.1 情形三 仅进口国实施R&D补贴政策第56-57页
        5.3.2 情形四 两国政府均实施R&D补贴政策第57-59页
    5.4 不同情形下福利对比第59-60页
    5.5 中国稀土贸易政策选抒第60-62页
第6章 中国稀土贸易政策效应第62-76页
    6.1 贸易稳定效应第62-69页
        6.1.1 模型设定第62-65页
        6.1.2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第65页
        6.1.3 实证结果分析第65-67页
        6.1.4 出口潜力测算及效应分析第67-69页
    6.2 环境保护效应第69-73页
        6.2.1 主要稀土生产省域污染物排放情况第70-71页
        6.2.2 市域污染物排放情况 以包头为例第71-72页
        6.2.3 稀土贸易政策与污染物排放相关性第72-73页
    6.3 其它政策效应第73-75页
        6.3.1 贸易摩擦产生第73-74页
        6.3.2 应用产业发展第74-75页
        6.3.3 政策体系建立第75页
    6.4 小结第75-76页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第76-82页
    7.1 主要结论第76-78页
    7.2 对策建议第78-80页
    7.3 主要创新点与未来研究展望第80-82页
        7.3.1 主要创新点第80页
        7.3.2 未来研究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改善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南非建立FTA的经济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