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9页 |
第1章 绪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价值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回顾 | 第10-15页 |
1.2.1 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关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知识管理在数字档案馆应用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知识管理概述 | 第16-23页 |
2.1 知识管理的定义 | 第16-18页 |
2.1.1 从企业的角度定义 | 第16-17页 |
2.1.2 从非营利性单位和组织角度定义 | 第17-18页 |
2.1.3 从个人角度定义 | 第18页 |
2.2 知识管理的特点 | 第18-20页 |
2.2.1 人才资本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 第18-19页 |
2.2.2 知识的共享与增值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 第19-20页 |
2.2.3 与实际相结合是知识管理的客观要求 | 第20页 |
2.2.4 强大的技术支撑是知识管理实施的驱动力 | 第20页 |
2.3 知识管理的环节 | 第20-23页 |
2.3.1 知识获取 | 第20-21页 |
2.3.2 知识存储 | 第21页 |
2.3.3 知识生产 | 第21-22页 |
2.3.4 知识利用与创新 | 第22-23页 |
第3章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 | 第23-29页 |
3.1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内涵 | 第23-25页 |
3.1.1 初级阶段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 | 第23-24页 |
3.1.2 中级阶段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 | 第24页 |
3.1.3 高级阶段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 | 第24-25页 |
3.2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特征 | 第25-27页 |
3.2.1 服务资源信息化 | 第25-26页 |
3.2.2 服务内容多样化 | 第26页 |
3.2.3 服务方式人性化 | 第26-27页 |
3.2.4 信息传播网络化 | 第27页 |
3.2.5 信息利用超时空化 | 第27页 |
3.3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 | 第27-29页 |
3.3.1 信息整合服务模式 | 第27-28页 |
3.3.2 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 第28页 |
3.3.3 信息增值服务模式 | 第28-29页 |
第4章 知识管理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 第29-34页 |
4.1 知识管理理念与信息服务宗旨高度融合 | 第29-31页 |
4.1.1 知识管理巩固信息服务中心思想 | 第29-30页 |
4.1.2 知识管理实现档案信息价值 | 第30-31页 |
4.2 知识管理拓展信息服务范围 | 第31-32页 |
4.2.1 知识管理赋予档案信息新属性 | 第31页 |
4.2.2 知识管理提高隐性知识共享意识 | 第31-32页 |
4.3 知识管理优化信息服务结构 | 第32-34页 |
4.3.1 知识管理促使信息服务方式革新 | 第32页 |
4.3.2 知识管理推动信息服务体制改革 | 第32-33页 |
4.3.3 知识管理提升档案人员知识层次 | 第33-34页 |
第5章 目前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4-42页 |
5.1 服务理念方面 | 第34-36页 |
5.1.1 淡化信息服务中心点 | 第34-35页 |
5.1.2 实质性服务比重不足 | 第35页 |
5.1.3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 第35-36页 |
5.2 用户保障方面 | 第36-38页 |
5.2.1 档案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 第36-37页 |
5.2.2 用户信息保密级别不高 | 第37页 |
5.2.3 用户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5.3 人力资源方面 | 第38-39页 |
5.3.1 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 第38页 |
5.3.2 员工知识构成不均衡 | 第38-39页 |
5.3.3 人才资源更新缓慢 | 第39页 |
5.4 服务反馈方面 | 第39-42页 |
5.4.1 档案信息服务反馈形式单一 | 第39-40页 |
5.4.2 管理层对档案信息服务反馈重视程度低 | 第40页 |
5.4.3 缺乏对档案信息服务反馈的统一管理 | 第40-42页 |
第6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策略 | 第42-50页 |
6.1 建立与用户的交互关系管理 | 第42-44页 |
6.1.1 按知识层次划分档案用户类型 | 第42-43页 |
6.1.2 档案用户需求及行为分析 | 第43页 |
6.1.3 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库 | 第43-44页 |
6.2 健全档案信息服务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6.2.1 确保档案信息环境安全 | 第44-45页 |
6.2.2 保护档案用户隐私 | 第45页 |
6.2.3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45页 |
6.3 加大档案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 第45-47页 |
6.3.1 系统性地规划档案人才 | 第46页 |
6.3.2 构建学习型数字档案馆 | 第46-47页 |
6.3.3 建立档案知识共享平台 | 第47页 |
6.4 建立档案信息服务评价体系 | 第47-50页 |
6.4.1 建立档案用户反馈信息收集平台 | 第47-48页 |
6.4.2 建立档案用户反馈信息分析平台 | 第48页 |
6.4.3 建立档案用户反馈信息处理平台 | 第48-50页 |
第7章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