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我国抗震加固工作的发展及现状 | 第8-9页 |
1.2.2 部分国外同类产品和技术情况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2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10-11页 |
1.3.3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11页 |
1.4 我国的工程抗震设防 | 第11-15页 |
1.4.1 建筑物的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 第12-14页 |
1.4.2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 第14-15页 |
第2章 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 | 第15-20页 |
2.1 结构检测的分类 | 第15页 |
2.2 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2.3 检测的原则 | 第17页 |
2.4 检测工作的程序 | 第17-19页 |
2.5 A类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 | 第19-20页 |
第3章 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特征 | 第20-26页 |
3.1 震害现象 | 第20页 |
3.2 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规律 | 第20-21页 |
3.3 常见的砖混结构破坏形式 | 第21-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加强房屋抗震承载力 | 第26-34页 |
4.1 合理用砖 | 第26-27页 |
4.2 裂缝灌注 | 第27页 |
4.3 钢筋网砂浆面层 | 第27-29页 |
4.4 墙段内设置水平钢筋 | 第29-31页 |
4.5 粘钢加固 | 第31-32页 |
4.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 | 第32页 |
4.7 增大截面法 | 第3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5章 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 第34-43页 |
5.1 设置完整的圈梁—构造柱体系 | 第34-37页 |
5.1.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第36页 |
5.1.2 钢筋混凝土圈梁 | 第36-37页 |
5.2 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要求 | 第37-38页 |
5.3 加强构造柱与基础的连接 | 第38-40页 |
5.4 加强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 | 第40-43页 |
第6章 工程实例 | 第43-57页 |
6.1 PKPM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改造设计软件JDJG介绍 | 第43-45页 |
6.1.1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设计软件发展状况 | 第43-44页 |
6.1.2 软件的开发依据 | 第44页 |
6.1.3 既有建筑数字化模型软件 | 第44-45页 |
6.2 工程概况 | 第45-55页 |
6.2.1 检测鉴定的目的与内容 | 第46-49页 |
6.2.2 教学楼的第二级鉴定与加固 | 第49-5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