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P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和研究
目录 | 第4-6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RUDP的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1.2.2 常用网络协议形式化方法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6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建模方法 | 第18-26页 |
2.1 有限状态机理论 | 第18-20页 |
2.2 Z语言理论 | 第20-22页 |
2.3 Petri网理论 | 第22-25页 |
2.3.1 基本Petri网的概念 | 第22-24页 |
2.3.2 着色Petri网的概念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RUDP协议的分析 | 第26-31页 |
3.1 RUDP产生的背景 | 第26页 |
3.2 RUDP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26-27页 |
3.3 RUDP的数据结构 | 第27-28页 |
3.4 RUDP协议的工作过程 | 第28-30页 |
3.4.1 连接的建立 | 第28页 |
3.4.2 连接的关闭 | 第28-29页 |
3.4.3 数据传输 | 第29页 |
3.4.4 流量控制 | 第29-30页 |
3.4.5 确认技术 | 第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RUDP的形式化模型及验证 | 第31-61页 |
4.1 RUDP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 第31-35页 |
4.1.1 有限状态机模型 | 第31-33页 |
4.1.2 模型验证 | 第33-35页 |
4.2 RUDP的Z语言模型 | 第35-47页 |
4.2.1 Z语言模型 | 第35-45页 |
4.2.2 模型验证 | 第45-47页 |
4.3 RUDP的CPN模型 | 第47-58页 |
4.3.1 CPN Tools简介 | 第47-48页 |
4.3.2 CPN模型 | 第48-54页 |
4.3.3 模型验证 | 第54-58页 |
4.4 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