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视角下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基于南京市服务对象的调查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9页 |
1.1 问题的缘起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22-23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4.1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4-26页 |
1.4.2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7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7-29页 |
1.5.1 可能的创新 | 第27-28页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9-37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9-31页 |
2.1.1 养老服务与养老服务需要 | 第29页 |
2.1.2 居家养老服务 | 第29-30页 |
2.1.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第30-3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1-37页 |
2.2.1 需要理论 | 第31-33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3-34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的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3.1 服务对象的养老现状 | 第37-40页 |
3.1.1 服务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37-38页 |
3.1.2 养老现状的具体分析 | 第38-40页 |
3.2 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的内容 | 第40-46页 |
3.2.1 物质服务需要 | 第40-43页 |
3.2.2 精神服务需要 | 第43-46页 |
3.3 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 | 第46-49页 |
3.3.1 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47页 |
3.3.2 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3.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 | 第51-65页 |
4.1 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情况 | 第51-55页 |
4.1.1 政策概况 | 第51-52页 |
4.1.2 实施现状 | 第52-55页 |
4.2 服务对象获得的服务供给现状 | 第55-60页 |
4.2.1 服务内容 | 第55-56页 |
4.2.2 服务方式 | 第56-60页 |
4.3 服务质量与服务效果评价 | 第60-64页 |
4.3.1 服务质量 | 第60-62页 |
4.3.2 服务效果 | 第62-64页 |
4.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的满足程度 | 第65-73页 |
5.1 需要满足程度的描述性分析 | 第65-66页 |
5.2 需要与供给的匹配结果 | 第66-67页 |
5.2.1 计算公式 | 第66页 |
5.2.2 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66-67页 |
5.3 需要满足的主观评价 | 第67-70页 |
5.3.1 第一种态度:很满足 | 第68页 |
5.3.2 第二种态度:满足部分 | 第68-69页 |
5.3.3 第三种态度:完全不能满足 | 第69-70页 |
5.4 小结 | 第70-7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3-7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4-77页 |
6.2.1 完善评估指标,科学确定服务对象 | 第74-75页 |
6.2.2 坚持顾客需要,购买紧急需要服务 | 第75-76页 |
6.2.3 提供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人员结构 | 第76页 |
6.2.4 建立反馈机制,强化服务过程监督 | 第76-77页 |
6.3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85-91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