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11-12页 |
1.2 论文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介绍 | 第14-25页 |
2.1 区域监控技术发展现状介绍 | 第14-17页 |
2.1.1 视频监控 | 第14页 |
2.1.2 移动定位监控技术 | 第14-17页 |
2.2 非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 第17-18页 |
2.2.1 Redis介绍 | 第17页 |
2.2.2 Hbase介绍 | 第17-18页 |
2.3 信令采集系统介绍 | 第18-22页 |
2.3.1 信令监测系统CDR、TDR介绍 | 第19页 |
2.3.2 信令采集系统能力开放层 | 第19-20页 |
2.3.3 信令采集系统数据输出 | 第20-22页 |
2.4 A接口信令介绍 | 第22-23页 |
2.5 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5-36页 |
3.1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总体概述 | 第25-28页 |
3.1.1 系统功能概述 | 第25页 |
3.1.2 系统环境及角色定义 | 第25-26页 |
3.1.3 系统用例分析 | 第26-28页 |
3.2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核心功能需求 | 第28-34页 |
3.2.1 区域实时监控功能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3.2.2 区域历史搜索功能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3.3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非功能需求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6-63页 |
4.1 系统组网环境 | 第36-37页 |
4.2 系统静态结构设计 | 第37-39页 |
4.3 系统动态结构设计 | 第39-43页 |
4.3.1 区域实时监控流程 | 第39-41页 |
4.3.2 区域历史搜索流程 | 第41-42页 |
4.3.3 信息管理流程 | 第42-43页 |
4.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4.4.1 系统数据分析和存储方案选择 | 第43-44页 |
4.4.2 系统数据结构定义 | 第44-46页 |
4.5 关键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 第46-62页 |
4.5.1 采用A接口信令监测解决系统监控通信行为的信令数据来源问题 | 第46-51页 |
4.5.2 使用区域建模方案解决区域监控中区域与信令的关联问题 | 第51-55页 |
4.5.3 采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对海量信令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的效率问题 | 第55-60页 |
4.5.4 使用数据脱敏方法解决系统实际应用时涉及用户隐私的问题 | 第60-62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3-89页 |
5.1 区域监控管理门户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3-73页 |
5.1.1 区域监控管理门户子系统UI层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4-67页 |
5.1.2 监控任务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7-68页 |
5.1.3 区域建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8-71页 |
5.1.4 结果呈现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71-73页 |
5.2 大数据实时分析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73-84页 |
5.2.1 信令实时筛选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74-77页 |
5.2.2 监控条件同步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77-80页 |
5.2.3 大数据实时分析子系统内部接口描述 | 第80-84页 |
5.3 大数据历史分析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84-88页 |
5.3.1 信令历史查询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84-85页 |
5.3.2 数据库访问接口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85-88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区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测试 | 第89-99页 |
6.1 测试环境与配置 | 第89-90页 |
6.2 测试内容和执行情况 | 第90-98页 |
6.2.1 单元测试 | 第90-94页 |
6.2.2 集成测试 | 第94-95页 |
6.2.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95-98页 |
6.3 本章小节 | 第98-99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99-101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99-100页 |
7.2 系统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5页 |